第724章 【隔辈亲】(第2/5 页)

大世争锋 水鬼游魂 950 字 2024-02-22 08:23:57

大。

两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了只有一层纸一样薄。

都是缺乏一个下决心的时机,也就是一个将矛盾彻底爆发的导火索。

这时候,任何一方有过激的行动,都会引起一场无法调和的矛盾,刚刚有所起色的‘国党’也会在这场争斗中。虚弱下去。

所以,不管孙某人是否会离开广东。还是广州自主收税的款项,最后是按照陈炯明的设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还是孙逸仙一心想要做的北伐,都是矛盾的关节点。

可广州毕竟太遥远了,对于远在上海的王学谦来说,他根本无从得知‘国党’在广州的形势会朝着那个方面发展,所以他迫切的需要一个知情人,为他解开这个谜团。

而在上海,能够接触到‘国党’高层的人,也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作为孙逸仙左膀右臂的汪兆铭。另外一个人就是唐绍仪。

在华夏的政治之中,乡党一直是被最倚重的一股势力。而唐绍仪和孙逸仙都是广东香山人。两人按理来说,应该是亲密团结的政治组合。不该出现唐绍仪服气离开广东的局面。

可实际上,唐绍仪还真的越来越看不惯孙逸仙。

原因有很多,任人唯亲,自从陶成章事件之后,孙逸仙就不再相信不是身边人的‘国党’成员,黄兴和他的分道扬镳,更是加重了他的这种想法。‘国党’在广东的政府,用人方面,重要职位都是孙逸仙身边的人,比如说汪兆铭,胡汉民等人。

按理说,唐绍仪的身份,已经对‘国党’的贡献,他也应该是孙逸仙身边亲近的人。

事实上,唐绍仪的出现,一开始确实让孙逸仙非常兴奋。委以重任不说,还时常找唐绍仪来聊理想。

可问题是,孙逸仙的理想,唐绍仪理解不了。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却要办无产阶级的那一套。更离谱的是,按照民国当时的工业水平,孙逸仙还一心想着当初袁世凯忽悠他的那个十万公里铁路大工程,国家工业化,现代化……

这让唐绍仪非常痛苦。

眼下最实际的情况是,你先得让老百姓吃饱穿暖再说吧!

不能你吃饱了,穿暖了,闲着没事,就胡思乱想。你让饿着肚子,满脑子想着窝头的老百姓也幻想着国家的工业化,民族崛起,这可能吗?

一来二去的,唐绍仪就开始给孙逸仙泼冷水。

当然也是肺腑之言,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孙逸仙的心头别提多么难受了,他就喜欢说,唐绍仪你不会做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