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调查结果(第2/4 页)

重生回到75年 小草比树高 102 字 2024-05-09 15:11:33

多了起来。

特别是大队本身就拥有一辆嘎子车,车子平时的时候,就停在大队部这里。

以前修建的这个晒坝,可没有考虑过车子在上面行驶。

如今晒坝因为车子在上面行驶的原因,已经被压得有了坑洼。

所以,李尧就干脆趁着这次机会,在新房的旁边浇了一块水泥坝子。

按照李尧的设想,现在那块坝子可以用来晾晒粮食,等以后就可以用作停车场来使用。

李尧很清楚,以后来往麦家屯的车辆,只会越来越多,是得考虑找一块地方专门用来停车。

至于晒坝,有着前世记忆的李尧知道,这东西即将会失去它的作用。

现在还是大集体的年代,庄稼收完,都是统一晾晒。

等交完公粮和卖了相应的平价粮之后,才会分给大队的社员,以及留一部分在大队部。

现在已经是1976年了。

李尧知道,就在明年,《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的文件就会出来。

到时候,全国也即将陆续开始实行包产到户。

前世的时候,李尧记得再过几个月,南川省对于包产到户就会有试点。

秀山县在1978年,也会实行包产到户。

到1982年的时候,省里面正式通过关于“土地下放”的决议。

到了那个时候,大家晾晒粮食,基本不会来大队部的晒坝,而是各家在自家房前晾晒。

之所以会这样,其实也很正常,像麦家屯大队,而生产队和三生产队,距离大队部本来就不近,粮食晾晒在大队部,很不方便。

再有就是,大家对于自己收获粮食,那是看得相当重要。

就在自家房前晾晒,能够随时看着也放心。

随着时间往后推移,像麦家屯主要庄稼是苞谷的原因,晾晒粮食的习惯也逐渐改变。

大家的收入也逐渐增加了,都会选择建一个“炕房”,把刚刚收回来的苞谷,直接放进炕房。

条件好一些的,会选择烧煤炭,条件差一些或者不舍的烧煤的人家,则是烧柴火,以便炕干苞谷。

最终,到了90年代左右,在秀山县一带,晾晒粮食的习惯,就已经很少了。

听完李尧的解释之后,王文轩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说道,

“能够想着为集体做贡献,你小子这事办得不错!”

事情算是基本调查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