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我在聊斋中当女鬼(22)(第2/4 页)

激动地落泪,多少年了终于让她找到了,她穿到非现实的世界就怕这些都不存在。

水淼轻轻拨开表层的泥土,发现下面的茎块只有拇指般粗细,要想得到她以后那种块头,还需要培育才行,不过她上辈子在农业大学都已经熏陶出来了,怎么改良,现在脑子里都有七八种方法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师父等待的其他几种农作物也很快会有消息了。”

此刻的水淼心情非常好:“粮食问题一直是悬在我们头上的剑,有了此物,命已经稳了一半了。”

接下来她就全身心投入到番薯的培育之中,外界的事务都交由沈瑜和刘清淩负责。

现在天下的局势非常糟糕,太平军起义越来越烈,打了三个月了,感觉人越打越多,远远超出了朝廷的预判。

这就好像是一个绞肉场,将除却临川渤海之外的几乎所有的州郡都绞入其中。

但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连沈瑜也无法置身事外了。

因为太平军的连锁反应,北关的防守力量也大幅减少,匈奴正蠢蠢欲动集结游牧部落想再度南下。

沈瑜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要他出兵幽州助刘光武一起抵抗匈奴,必须守住匈奴的攻势。

要是一旦让他们踏入中原,一马平川之下,大家都得玩完,同时朝廷连同世家豪族也加大了对太平军的围剿。

临川和渤海就好像拧紧了发条的机器,所有的零件都开始运作起来。更多的粮食,更多的军备武器集齐完毕,源源不断地运往北关。

同时沈瑜也在三日集齐八万青壮大军,奔赴北关,这是实打实的精锐部队了,几乎将所有的家当都拿出来了,每个人都武装到牙齿。

沈瑜站在城门上,面对着城外排列整齐的八万大军。

秋风飒飒,不断扬起牙旗、军幡,明明站着数万人,却只闻风声不听人语,整个队列弥漫着肃杀之气。

沈瑜站在城墙上开始出征誓师。他的亲卫队与督战团,已经事先知晓沈瑜的讲话内容,此时每个人排在一个队列中。

听到沈瑜训话的时候,说一句他们也就说一句,形成了“人形扩音器”,让所有士兵都能够听得清清楚楚。

沈瑜整个讲话没有长篇大论,只是强调了此行的目的,将士要听从命令,遵守纪律,他也定会赏罚分明。

要走下城墙的时候,沈瑜看向陪伴一侧的水淼和刘清淩,只是点了点头,该说的前一天都交代了,这一刻无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