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父子(第1/3 页)

祁同伟:可否许我再少年 连藏 65 字 2024-05-24 13:17:45

乡亲们的恩情,他从不敢忘。

当初考上汉东大学,面对高昂的学费时,祁同伟全家一筹莫展。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几个长辈给他办了一个升学宴,一共四个菜,一盘花生米,一个拍黄瓜,一盘炒鸡蛋,一大碗炖鸡,还有最便宜的散酒。

乡亲们没说什么,每个人过来最少都是五百的份子,最多的出了两千,那菜吃得叫一个香,酒喝着也香,面对祁同伟和他父亲过来敬酒时,没有不举杯的。

酒席过后,看着收到的份子钱,还有吃剩的酒菜,祁同伟给所有人鞠了一躬。

正是靠着乡亲们的救济,祁同伟度过了汉东大学最艰难的一年,那时他就暗暗发誓,等自已出人头地,一定好好报答乡亲们。

可往往造化弄人。

后来的祁同伟如愿身居高位,面对乡亲们都是有求必应,可也在那个时候,他失去了初心和原则。

正是祁同伟无休止的包容,才让乡亲们有恃无恐,甚至某些人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细细想来,祁同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一开始他能表明立场,一开始就遏制不良风气,会不会好些呢?

想着想着,客车停了下来。

到了熟悉的乡镇,祁同伟挑了一些水果,又买了一些干货,叫上一辆“三蹦子”,开始向淳溪村出发。

淳溪村,祁同伟土生土长的地方。

村里主要收入来自于水产和茶叶,每年三到五月份,满山都是采茶叶的人。

祁同伟小时候也会加入其中。

别以为男孩子不会采茶叶,祁同伟小时候采茶的速度可快了,一点不比专业的采茶妇女慢。

除了茶叶,淳溪村也是有名的水乡。

水里的螃蟹,也是村民的收入之一,不过没有规模化,都是小打小闹,卖不了什么钱。

祁同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

从小学开始,他的学习就很好,除了学习外,大多数时间都在采茶,或者抓野螃蟹,生活也算充实。

在三蹦子上颠簸了半个小时,祁同伟回到了村庄。

几个劳作的妇女一见到他,立刻挥手打招呼,很是热情。

祁同伟都是笑着回应。

春风拂面。

穿过村头,又沿着石子路走了百十米,祁同伟终于看见自已家的两间毛坯房。

茅草屋顶,夯土垒成的墙壁,屋内阴暗潮湿,就连电线也是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