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姜小沫惹祸中(第2/12 页)

送窖冰离不开马车,一般的小马车都不行,拉不了多少,至少得用三辕四套的大车,车身、车辕、车轴、车轱辘一水儿的黄杨木,轱辘外边包着铁皮。运冰的行当称为“冰车行”,类似于脚行,各有各的地盘、路线,行里也分成总头、二头、三头和小头,都是在签儿的,外人休想涉足。

姜小沫他们见了冰车,顿时双眼放光。搁在以往那个年头,老百姓家的孩子能买上一小碗雪花酪,或是冰镇酸梅汤,那就算解馋了。炎炎似火的烈日底下,整整一大车冰砖送到眼前,这不是想吃冰下雹子吗?

看见马车正要拐弯,姜小沫立刻抖擞精神,“腾”的一下蹿将起来,单手叉着腰,扯开嗓门高叫一声:“谁是我的儿啊?”车把式恰好挥着鞭子吆喝牲口:“喔,喔喔喔——”小哥儿几个捧腹大笑,吹着口哨起着哄:“赶马车,笑嘻嘻,拿着鞭子捅马屁。马惊了,车翻了,赶车的脖子轧弯了。”嬉笑声中纷纷捡起砖头瓦块,追在拉冰的马车后头,去砸绑在大车后槽板上的冰块。

咱再说这位赶大车的把式,成天赶着马车运窖冰,见惯了一帮一伙的小毛孩子偷偷摸摸跟在大车后头砸冰吃,在他看来这都没什么,街面上嘎杂子琉璃球的捣蛋孩子太多了,根本管不过来,顶多挥着马鞭子吓唬吓唬。然而今天的情形不对,只见那个身量最高的大孩子,居然一个箭步跳上马车后槽,试图把一整块冰坨子推下马车。车把式心中暗恨:“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你们砸个一星半点的冰渣子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不成明抢了吗?”他也不含糊,半转过身来,一抖手中的马鞭子,“啪”的一声脆响,鞭梢不偏不倚,狠狠抽在了姜小沫耳根子上,登时抽出一道大血檩子。老年间,赶马车的把式也分个三六九等,没有那三鞭子的本事,如何降得住大牲口?首先来说,车把式手上的鞭子有讲究,这一鞭子甩出去响不响、脆不脆、准不准,全靠那一根细细的鞭梢儿。凡是资格老的车把式,手里大都存着一块巴掌大的牛皮,取自牛屁股上最有韧性的一小块,以备更换鞭梢。用这样的马鞭子,能把大牲口打得服服帖帖的。其次看他马鞭子上挂了多少红缨,头等把式才敢挂三根红缨子,此乃约定俗成的规矩。合该让不知天高地厚的姜小沫赶上了,这挂大车的车把式,手中挥动的马鞭子上就挂着三根红缨,一鞭子抽下去既狠且准、又响又脆。姜小沫只觉耳朵边打了个炸雷似的,脑子里“嗡”的一下,紧跟着半张脸火辣辣一阵刺痛,大冰块立马撒手了,正砸到自己脚面上。这一下疼得他一个趔趄,险些从大马车上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