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五侯散 第三章 何必更寻无主骨(第1/3 页)

洛阳女儿行 小椴 59 字 2024-02-18 07:32:45

距石碛堡东三十余里的地方,有一处集市,地名柴铺子。一个月以前,韩锷麾下一旅将士就是在这里的野外与吐谷浑发生了有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战斗。那一次兵战,吐谷浑折陷人马几过千人,韩锷帐下也死伤过百,这里也是近几月来汉军与吐谷浑屡屡交兵之处。

柴铺子本来并不大,也不过几百户人家,但这里却是汉人与吐谷浑交易盐铁的重要之地。吐谷浑居住之地盛产湖盐与井盐,驰名天下的“青海马”也多产于这里。从这里贸易而得的盐流通关内,而汉人的种种盛产也是从这里流通入吐谷浑的。但两个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史往往就是这样:无法间断的贸易之间夹杂的总有无数的断断续续的战争。近几月来,汉军在柴铺子一带阵亡的将士已近有千数。先开始是屡战屡败,自韩锷到后,局面才渐渐稳定下来。

为安边塞局势,韩锷现在石碛堡筑城——这里,看来是不能不驻扎一支强兵的了。他此次西塞之行的方针说起来也不过八个字:示之以威,抚之以利。一连几次战斗他杀伤的敌兵总的说起来并不算多,但俘获之众几近千人。他一边派人与吐谷浑重修和约,一边就着手在柴铺子重开贸易,那俘获的吐谷浑之兵都被他督促着在柴铺子一带兴修土木。这日,韩锷在柴铺子巡查已毕,天已近暮,他就一个人带了连玉去战场看上一看。柴铺子一带的野外,俱是平地,很适合作为交兵之地的,这里有兵家争杀的历史几近千数百年。野外,时时可见没人收拾的粼粼白骨。韩锷骑马驰行在古战场上,一时只觉心中惨淡。连玉的表情也郁郁的——久战厌兵,连他一个少年也有这种感触了。韩锷驻帐过的一处废垒残墙边,烟熏火燎,上面隐有字迹。连玉道:“韩帅,你上次留的字还在这里呢。”

那还是韩锷上次一战功成后,平生头一次因心有感慨,凑成的几句诗。只见残墙上墨迹依稀,连玉抬头看墙,低声默诵道:“又是春浸鬓眉时,心同边草乱如丝。气寒沙海皆兵血,声滞长安有暗嘶。为有生民期正义,长将冷眼看灵旗。几家歌舞欢声罢,终将坟火野哭之”。他跟韩锷即久,对韩锷那语滞句拙的诗自然也深有感悟。——当日,一战功成,消息报上去,朝廷中就已又在歌舞升平了。太子监国,拟旨传谕,令勒石纪事。韩锷心有感慨,所以写下了这么几个句子。韩锷却无心看那坏壁上面的句子,他在盘算的是,与吐谷浑这次和约成后。如何约请吐谷浑之帅前来,歃血为盟,他打算就是在这里与吐谷浑之人来一场野祭,为双方阵亡之将士鬼魂。

天晚了,荒野里升腾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