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8章 蒸馒头(第2/3 页)

黄金渔村 全金属弹壳 445 字 2024-02-18 08:02:11

小牛,我去帮你妈一起做,怎么做到这么晚呀?”

敖小牛嘴里咀嚼着红薯糕片发出嘎嘣嘎嘣的声音:“嗯嗯,我妈今年做的多,都给叔你的,让你到时候去村里人家分一分。”

一听这话,敖沐阳更不能袖手旁观,道:“走,叔去帮忙。”

红薯糕自然是用红薯做成的,这东西先将红薯削皮然后蒸熟,烂糊以后拌上芝麻,白芝麻、黑芝麻都要有,然后使劲搅和成红薯泥。

敖沐阳去了后就接过石臼捣了起来,他力气大,十来斤的石臼在他手里跟风车似的旋转,很快砸出黏糊的红薯泥。

宋秋敏拿了个大碗,里面有湿纱布,她装入红薯泥,然后反扣在竹切片席上,这样提起来就是红薯片,有点像是薯条。

以前制作的时候都是要白天做,然后晒上几天直到晒干,现在有了电暖风,这东西制热能力比冬日的阳光还厉害。

烤干以后,宋秋敏就去炒了起来,红薯片可以炒成咸的,那就是用盐来炒,也可以吃甜的,那就是用干净的海沙来炒,保留了红薯本身的甜味。

炒熟之后,敖沐阳拿了一片在嘴里,这是民间版的薯片,嘎嘣响,味道甘甜。

炒完最后一红薯糕,宋秋敏用纸壳箱装了让敖沐阳搬回去,她还买了小纸盒分装,让他明天去给一些关系不错的人家分一分。

分红薯糕也是当地一个传统,就是分糖,不过以前条件不行,人们家里买不起糖块,就用同样甘甜的红薯糕来代替。

到了现在,这成了一个传统。

除了红薯糕还有冻米糖,这个宋秋敏也给敖沐阳准备了。

和红薯糕不同,冻米糖可得提前做了,这东西用糯米做成,把糯米洗干净以后,放进大铁锅里使劲蒸,等到晾干开始炒,熟糯米会膨化,最后浇上一点糖汁,晚上冻起来后就是炒冻米。

很快,腊月三十,除夕到了。

前滩镇周边地区,一般都是除夕当天贴春联、挂吊钱。

上午天气暖和,渔民们来到码头给渔船贴春联、贴“福”字。

敖沐阳不用动手,敖大国帮他搞定。

他准备了好些船用喜联,先挂在船头贴了个得有两米高的大福字,然后在驾驶舱门贴了个‘一帆风顺’,在船尾贴了一个‘满载而归’。

船上贴喜联有讲究,比如船头贴的“福”字,不能像岸上人家那样可以倒贴,倒贴有“翻转”的意思,这可是船家大忌。

大龙头号是大船,要贴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