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5章 开捞(第2/3 页)

黄金渔村 全金属弹壳 445 字 2024-02-18 08:02:11

根据统计1957年浙江一省的大黄鱼产量就有15.82万吨,1968年资源状况更好,春夏鱼汛非常集中,夺得了高产,一直到1974年,那产量能高达16.81万吨!

那时候恰好碰上了一个特殊时期,一切都走浮夸风,渔场公社上下的心也乱了,他们对大黄鱼进行了掠夺性的捕捞。

六七十年代的运输业还不发达,冷冻保鲜能力更差,敖沐阳听老人讲,当年大黄鱼捞上来后太多了,当地人根本消化不了,也没法送往内地,就一批批搁置在了码头上。

大黄鱼蛋白含量高,容易腐烂,一条腐烂污染好几条,就这样很多鱼都烂掉扔掉了,当时猫狗吃黄花鱼都给吃腻歪了。

即使这样,黄花鱼也没有遭遇毁灭性打击,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水产市场的放开,每年的春夏鱼汛都有渔船大规模捕捞进港产卵的大黄鱼,不给它们产卵的机会!

就此,历经两个年代的疯狂捕捞,黄花鱼资源终于开始萎靡。

更严重的问题是,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开始着重发展工业,沿海城市有海运便利,新生工厂更是如雨后春笋,工厂向海洋排泄污水,农业广泛应用的有机农药,下雨之后农药顺着雨水流入海洋,一系列的污染将大黄鱼逼的无处可去。

这些问题在当时没有引起渔业部门的重视,当然,在那个优先发展经济的年代,即使注意到也没用。

总之到了千禧年,野生黄花鱼彻底成了市场上的稀罕物。

下午他在村口的码头上汇合了陆虎和鹿无遗,鹿无遗下船之前先伸出半个身子好好打量了一番,发现狼二没来之后,他才放心的下了船。

陆虎不知道他在怕什么,就问道:“你在村里惹了桃花债吗?”

鹿无遗说道:“没有,我怎么会做这种事?我是在防备蒙毅,上次我特意换了一身新衣服回村里,结果就在码头上让它给扑到海里去了。”

“这次我特意没带它们,咱们换上船去渔场吧?”敖沐阳问道。

鹿无遗不情愿地说道:“这还没有回家去喝口水呢。”

“蒙毅被我锁在家里呢。”

“那咱们还是走吧。”

浩浩荡荡,这次前往渔场的人可是不少。

大黄鱼太珍贵,陆虎不打算下网去捞,容易对鱼体造成损伤,所以敖沐阳就喊了一些人去下钩,准备用鱼钩来垂钓。

正好禁渔期开始,村里渔汉们没什么事,就被他带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