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距离地表一万米 第四话 沙海迷走(第2/4 页)

谜踪之国II:楼兰妖耳 天下霸唱 22 字 2024-02-18 08:01:12

队上夜间急行军,也不敢让每个战士间隔100米的距离,那非走散了不可。”

罗大舌头说:“你们那是没打过丛林战,当初我们游击队钻到那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里,间隔十几步远就谁也看不见谁了,那时连长排长什么的,就在衣服上抹一种草汁子,味道迎风都能传出八里地,后边的人只要有鼻子,即使用黑布蒙上眼,也照样不会掉队。”

司马灰两眼一转,已然有了对策,他对其余三人说:“我看咱这队伍真是人多脑杂,让你们讨论个什么问题也都说不到点子上,最后还是得我来拿主意。先前我在洞道的联络舱里,看见有部A53型磁石电话机,线路直接通往地底。1958年那支联合考察队,一定是背着线架子下来的,那20000延长米的白色线路,足以支持在三公里外与后方保持实时通讯,咱们只要摸着这条电话线找过去,肯定能抵达目标。”

司马灰说完,就找到随绳梯一同垂下的线路。此前众人为了躲避气象云,都急于攀下地面,那白色线路又被沙海覆盖,所以谁都没能发觉。这时看到电话线依然保存完好,仍可做为导向线使用,无不为之振奋。苏联专家团配有精确测绘设备,甚至还有探测铁元素的先进仪器,当年那支考察队行进的方向不会出现偏差。

众人当即拨开沙子,寻着那条不见尽头的“白色线路”徒步向东而行,这片存在于深渊底层的沙海,在亿万年来从未经历过枯燥的日月轮回,仿佛偏离了时间与空间运行的轨迹,只有远处偶尔出现的雷暴,像微弱的光般刚刚显现便又倏然隐落,而沙层下可能就是地幔的熔岩,热流向上升腾,使空气变得灼热,与苦寒的“罗布泊望远镜”洞道相比,带给探险者的又是另外一种严苛。

司马灰看四周虽然一片漆黑,但那黑暗里竟有种苍苍茫茫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它实在太深远了,只记得先秦古籍中,对极渊里的描述是“有龙吐火,以照四极”,那应该是形容地幔里的熔岩向上喷涌,很难推测中苏联合考察队遇到了什么意外,走在这条探索终极意义的路途中,前方的一切都是未知,命运也随之变得叵测。

沙海中地形平缓起伏,司马灰等人惯于长路行军,这几公里的直线距离自是不在话下,不觉走到一处,流沙下浮出许多化石般的白骨,矿灯照过去也看不到边际,不知埋在沙海底下的部分还有多大。

通讯班长刘江河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鱼骨,新疆海子最大的大红鱼哲罗鲑,也就两米多长,骤然见此异物不禁惊诧道:“这好像是龙骨!”

罗大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