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章(1 / 2)

机,几乎就等于拥有一个裁缝铺子。

缝纫机

缝纫机虽然不是武器弹药,但因为非常容易换物资,也是一些军官们交易获利、中饱私囊的重要物品,因此也放在军火库中。

高崇德在军火库巡看一圈,还发现非常关键的一点:因为缝纫机不属于军火,虽然也放在军火库中存放,但进出的手续,不像军火那么严格。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高崇德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她先是申请建立691团后方办事处,下设三科一队,这符合当时的军队管理条例,顺利得到批准。

然后她在这办事处下,筹办起一家缝纫机厂,这种性质的厂,并不涉及当时的违禁范围,在筹办过程中,高崇德还积极拉拢其他军官和军官太太不用任何投入,就占股入伙,于是缝纫机厂很快办起来。

民国工厂

高崇德的这个缝纫机厂,一切都正常,除了有一点和别的缝纫机厂不同,那就是不设库房,所有的缝纫机都直接存进军火库里。

对此,给出的说法是:

这本身就是军队的重要物资,出于安全考虑;

节省存储成本,可以更大获利,能够分给那些入伙的人更大的利益。

第一条顺理成章,因为之前那些缝纫机本身也是这样存放的;第二条则更是和军火库的很多管理人员相关,执行起来更是畅通无阻。

东北军各部当时执行国府下达的命令,安排参与战斗的情况并不多,大量的军火放在军火库中,多是成批装箱存放,并没有太大变动。

这导致后来的一些盘查,都只是走一个过场,很多国府定期派下来检查的人员,甚至都不进军火库,即便是进军火库,也是草草走一遍。

高崇德充分利用上存取缝纫机时进军火库的机会,专门选择晚上到军火库存取缝纫机。

缝纫机运进军火库卸下来后,就趁机装上各种军火拉走,把装这些军火的木箱铁盒留在原处,让一切从外看起来如常。

维修保养歪把子

有了缝纫机厂的掩护,大量的军火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运出来,再打着运送缝纫机交易的幌子,大量军火又被畅通无阻的运进根据地。

因为整个过程顺利,一部分作为掩饰的缝纫机销售情况很好,意外的获利不菲,让那些入伙进来的军官和军官太太都得到不错的分红。

这样的情况被传扬出去,导致更多东北军军火库的负责人,都主动找到高崇德,让缝纫机厂的缝纫机存放到他们的军火库,以此获利。

高崇德如法炮制,获得更多军火,有一些军火库发现军火丢失,也完全不会想到和高崇德的缝纫机厂有关,军火库负责人害怕担责任,就会以战损上报,然后申批新的武器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