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4 页)

红楼梦魇 张爱玲 40 字 2024-03-01 13:12:52

七十八回" 芙蓉诔" 的许多典故一样,都是

作者自注。" 俇" 字注移前到第六回,不是作者自己就是脂评人,大

概是后者,因为" 甲戌脂砚斋抄阅……" 作者似乎不管这些。

甲戌本第六回比庚本第十七、十八合回时间稍后,因此甲戌本并

不是最早的脂本。既然甲戌本不是最早,它那篇" 凡例" 也不一定早

于其他各本的开端。换句话说,是先有" 凡例" ,然后删剩第五段,

成为他本第一回回首一段长文,还是先有这段长文,然后扩张成为"

凡例" ?

陈毓罴至少澄清了三点:茍" 凡例" 是脂评人写的。(按:陈氏

迳指为脂砚,但是只能确定是脂评人。)啕庚本第一回第一段与第二

段开首一句都是总批,误入正文。咮" 凡例" 第五段与他本第一句差

一个字,意义不同,他本" 此开卷第一回也" ,是个完整的句子,"

凡例" 作" 此书开卷第一回也" ,语意未尽,是指" 在这本书第一回

里面" "凡例" 此处原文如下: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

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言明是引第一回的文字,但是结果把这段文字全部引了来,第一

回内反而没有了。他本第一回都有" 作者自云" 这一大段,甲戌本独

缺,被" 凡例" 引了去了。显然是先有他本的第一回,然后有" 凡例

" ,收入第一回回首一段文字,作为第五段。

第一回的格局本来与第二回一样:回目后总批、标题诗──大概

是早期原有的回首形式──不过第一回的标题诗织入楔子的故事里,

直到楔子末尾才出现。

" 凡例" 第五段本来是第一回第一段总批。第二段总批" 此回中

凡用' 梦' 、用' 幻' 等字……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为什么没有收入

" 凡例" ?想必因为与" 凡例" 小标题" 红楼梦旨义" 犯重。

" 凡例" 劈头就说" 红楼梦乃总其一部之名也" ,小标题又是"

红楼梦旨义"正如俞平伯所说,书名应是红楼梦。明义" 绿烟琐窗集

" 中廿首咏红楼梦诗,题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