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驱虎吞狼(第2/4 页)

一世富贵 安化军 480 字 2024-02-18 08:30:49

。但那是对臣民的交待,现在两人私下相对,其间还有什么差别?徐平是西北军队统帅,只要他答应了朝廷必然不会驳回,此时点一下头,让自己安心,对将降的文官武将有个交待有何不可?

徐平不说话,只是看着山下联绵不断的车队。这些大车运来的粮划,和前线的将士们合起来,才是自己必胜的保障。此时道路已通,再无后顾之忧,他不需要任党项的残兵败将来跟自己要东要西。答应了他们的条件,就会让他们有朝廷求着自己投降的错觉,后续善后多费许多手脚。人无信不立,话出口就不能反悔,徐平轻易不会松口。

灭了党项,后边还要占住河西,甚至开拓河湟,这一个信字很重要。有了信用,有的时候可以当千军万马,使敌人不战而降。特别对于大国,立起信用可以省无数力气。

已是暮春,草长鹰飞,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野利旺荣站在徐平身边,一时沉默。

打是不能够再打下去了,可要把元昊抓起来献给宋军,再让剩下的十几万党项军队举城而降,不许下好处野利旺荣怎么跟别人说?徐平又把话说死了,必要元昊人头,投降也没有他的事。野利旺荣相信徐平的为人,说是有功必赏必然不会食言,但那么多党项官员将领不会信啊,不做下许诺,就只能这样僵持。宋军要打,是要付出代价的。

沉默良久,野利旺荣道:“都护,似这般一直僵持下去,朝廷兵马纵能取胜,也要迁延时日。不说战事杀伤人命,朝廷攻下残破的城池又有何用?再者,我担心,黑山监军司只怕等不到朝廷兵马,就会降了契丹。那个时候,悔之晚矣!”

徐平笑道:“要降,就要衷心归附朝廷,三心二意就是留下后患。我还是那句话,愿归附朝廷的我欢迎,而且保证朝廷会不吝封赏。但是,想凭着手里兵马,要官要钱,此事不要再提!不愿降的,甚至负隅顽抗的,我自统兵马去攻下来,明正典刑!”

说完,徐平向北眺望,像是看到了黄河滩泽之中的灵州城。再过几天,等到后方的火炮运了上来,要拿那里开刀了。外围归附了的党项官员,升官发钱,已经做出了榜样。坚决不肯投降的,也要做个榜样出来,不然总有人心存侥幸。

野利旺荣再无话可说,就连黑山监军司会投契丹徐平都不在乎,还能说什么呢?战事看起来不会短时间结束,徐平不让步,就总有党项将领豪酋觉得吃了亏,一定要打下去试一试。只有断了他们的侥幸之心,再有好的榜样,才能一鼓作气平定党项。

谈无可谈,野利旺荣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