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各扫门前雪(第2/3 页)

一世富贵 安化军 480 字 2024-02-18 08:30:49

朝占住了,要怎么做?像以前一样,只要这里的势力称臣纳贡,派几个官来管,可以吗?当然不可以。历史已经证明了,这样做只能成为这里的过客,而不能成为主人。要想获得这里,中原王朝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

不要说这个年代,徐平的前世,很多非洲国家曾经成为了欧洲人的殖民地。殖民者哪怕在那里统治数百年,占住了全部的财富,当母体势力退却,他们一样要被赶出去。那个年代非洲没有跟草原和白山黑水相对比的实力,无法威胁欧洲的本体,这个年代可是不一样。以那种方式占住这里,一旦收缩,中原就要被狠狠咬上一口。

殖民者对非洲犯下了无数罪恶,他们在非洲被赶走是罪有应得。唐朝远比殖民者仁慈得多,中原王朝也大方得多,敞开了胸怀拥抱周围势力,对他们索取很少,付出却多,最后的结果又是如何呢?非洲和其他殖民地的故事,已经在这里,在河西,在很多宜耕宜牧的地方都上演过一遍了。而且中原王朝没有能够全身而退,过程远比徐平前世的殖民地独立更加血腥。付出了真诚与财富,最终却收获了屠杀和压迫,中原汉人又欠了什么?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简单地重复了一次又一次,大唐的故事,晚唐和五代的惨剧,必然会在其他国家上演。总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我就是要不一样,在后人的眼里,却不过是历史的简单再现。做了这样的事,就有这样的结果,你觉得自己独得上天钟爱,对历史来说你的想法无关紧要。这里发生的事情,别的地方一样会发生。

不能够真正变成自己的土地,宁可不要,要了会遗害子孙。不能变成自己人,那就只能当朋友或者是敌人,硬要凑上去讲我们是一家人只会被历史嘲笑。

徐平的前世,伴随着殖民者满世界掠夺而来的国际化正在退潮。全世界革命者联合起来的火花已经熄灭,号称无国界的资本国际化正在没落,民族主义正在复起。国界就在那里,民族与文化的区别就在那里,一个屋檐下是家人,家外的不是自己人,最多是朋友。

或许将来会不一样,但一千年后是如此,现在这个年代就更加是如此。大宋的儒家思想复兴,严华夷之辨,是对现实自然而然的反应。对于中原王朝周边的势力,徐平的想法就是尽量做朋友。谁不想做朋友,要做敌人由他,敢来犯我我就灭你,简简单单。

如果没有燕云十六州和辽东传统汉地的纠葛,徐平对契丹的态度也会是如此,扎紧篱笆,各自过各自的日子。朋友可以做,文化可以交流,贸易可以来往,攀交情就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