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改制(第2/3 页)

一世富贵 安化军 480 字 2024-02-18 08:30:49

取消。严格讲,赵祯不是亲征,这个衙门就不负责对外作战。

在官厅见过了从河东路和河北路前线赶过来的诸将,因为官厅地方逼仄,徐平请他们到院子里落座。饮一杯茶,聊几句话,一会进皇宫去面君。行营都部署名义上是为皇帝服务的,真正的主帅是皇帝本人,礼仪上所有将领都要进宫领命。

新任擒戎军副都指挥使,与高大搭档的杜杞,喝了一碗茶,见徐平走过来,道:“相公,军中拣汰士卒,俱到磁州和洺州会齐。河东路到此,不下数百里路,极是麻烦,兼且虚耗粮食。这些拣汰下来的人,多是老弱不堪,或是奸滑之辈,不如发配州县,就近安置得好,省无数力气。这几个月军中事务繁多,哪里有暇安排他们。”

徐平道:“军中只要列出名籍,进行编伍,自有沿路地方安排护送。自交到地方之日起,这些人便与军中无关,不耗你们的精力。”

见杜杞的表情,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徐平道:“伟长,你初入军中,对很多事务看不习惯,此人之常情。我说与你听,此次改的是军制,万不要把制度推到人的身上,对拣汰下来的将校士卒另眼相看。不然,就是给以后反对改制的人立靶子,会有反复。”

制度是制度,人是人,旧制度下的人,同样是旧制度下的受害者。哪怕这些被淘汰的人实际上是从旧制度中得利的,如各级统兵官,也同样是受害者。他们受环境影响,只能适应旧的制度,新制度下无立足之地,失去了生计,这是他们的不幸。朝廷改军制改的是制度,对于这些淘汰下来的人,应该一视同仁,进行教育改造,让他们适应新生活。

把制度和人区分开来,这个弯非常不容易转过来,这是事实。在改军制的过程中,新上任的军官,对被淘汰的军官往往瞧不起,有的甚至处处刁难。

徐平一直强调,包括下公文立制度,尽最大努力杜绝这些现象。杜杞刚转武职,初到军中,思想没转变过来,对这种做法看不顺眼很正常。那些被淘汰的军官,很多都犯有贪赃、渎职等罪行,在改军制时全部既往不咎,被宽大处理了。从枢密院的角并来讲,是不得不这样做。因为有人被淘汰,就有人被留用。贪赃、渎职等职务犯罪,是旧的制度下的普遍现象,如果追究淘汰的人,那些被留用的人要不要追究?此事就无法收场。

把制度改革庸俗化为对人的斗争,确实可以雷厉风行,取得高效率,但也会产生无数错误,埋下无数隐患。终有一天,这些错误和隐患会爆发出来,造成新的伤害,甚至让改革逆转,让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