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宋城考古(第2/4 页)

都市藏真 疯神狂想 1007 字 2024-02-18 14:11:26

元璋打消了建都开封的计划后,才罢开、封,封吴王朱橚为周王,封国于此。

周王的岳父冯胜完成了周王府及紫禁城的建设,形成了开、封城墙、萧墙、紫禁城三重城垣的结构。

萧墙,是古代宫室用以分隔内外的小墙。

周王府“周围萧墙九里十三步(或者是九里三十步?这个也是待考)。高二丈许,蜈蚣木镇压,上覆琉璃瓦……向南是午门,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北曰后宰门。”

内城紫禁城,周围五里左右,高五丈,上有花垛口,四周有城壕环绕四门,“南门曰端礼门,北门曰承智门,东门曰礼仁门,西门曰遵义门”。

但是,明代为保护北、京,主要修筑黄河北岸大堤,导致黄河泛滥时给河、南地区带来很大危害。

开、封城墙受到黄河水的一次次肆虐,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年)元月,黄河决口,水自北门入城,淹没官民房舍甚多。

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黄河决口,水自封丘门入城,宫廨民舍塌坏甚多,城内长期积水。

成祖永乐八年(1410年)秋,黄河决口,毁城200余丈,“民被患者万四千余户,没田七千五百余顷”。

英宗天顺五年(1461年)七月,黄河决口,水自北门入,官私房舍,淹没过半,居民死亡无数。

崇祯十五年(1642年)四至九月,李自成第三次攻城,城内官兵为灭义军,在开、封之北黄河大堤扒口两处,使水淹义军,城内37万人仅剩3万余。

明末,开、封城为黄河水淹没,只露城垛,这样的事情经历了一次次之后,到了近代,历经20年考古发掘,现在在这座古都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国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镇,构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

这虽然不能说是独有的,但也差不多,这样的奇观除了开、封,另外只有在位于商、丘市现存商、丘古城之下,发现的六座不同朝代的古都、古城叠加在一起的城摞城奇观,这都是由于历代黄河泛滥所造成的。

除最底层的魏大梁城,因埋藏太深和勘探技术手段所限,未能发现外,其余5座城池,均已相继发现和初步探明。

&n... -->>最新章节!

nbsp; 至此,“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这个一直流传在开、封民间的神秘传说,终于被考古证实。

考古资料表明,发现的5座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