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云医生高铁义诊(第2/3 页)

无双国医 君子如珩 436 字 2024-03-02 06:12:40

无论是刻意表现也好,还是爱出风头也好,这种性格其实是更能学好东西的,有些老师却喜欢去打压。

这世上什么人最容易成功?

好面子的,喜欢装逼的人,往往最容易成功。

因为面子和装逼都是需要基础的,在学校,出风头的学生往往成绩都不差,在社会上,喜欢装逼的人,往往也不会太差。

有目标,才有动力。

一些人为了一时的出风头,其实是愿意私底下去下功夫的。

当然,成功很难,不能成功的话,这种性格就很惨。

“中医诊脉很讲究,大家都知道,中医的脉象有很多种,诊脉的时候宁心静气,医生是根据自己的呼吸来判断患者的脉搏的,所以往往有一息几数的说法。”

云珩一边观察着中年人,一边讲解。

学生们都静静的听着。

以的脉诊听上去简单,但是确实有门槛的,正如晋安平对晋世杰说的,如果一个人三个月还不能切诊入门,那么这个人基本上一辈子也就不可能学会切诊了。

很多人之所以不理解中医,是因为对中医了解不深。

医学是很严谨的事情,毕竟关乎到人命。

所以在辩证的时候,医生要非常的小心,非常的仔细,不能忽视任何的细节。

可同时,中医又是一个不能具体去量化的医学。

不像西医,用数据就可以说明问题,什么数据,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中医在诊断的时候,靠的更多的是医生的感觉和经验。

就像是我们练车的时候,教练明明很是明白的告诉你,什么地方给你划了点,到时候你大概在那个点到了车窗多少公分的时候打方向。

可有的人就是判断不准这个多少公分究竟是多少。

就说面色,很明显的面色蜡黄、发白,大多数人都看的出来,可细小的变化一些人就看不出来。

看不出来的时候就觉得很难,其实就是不得其门。

还用开车来说,我们大多数人坐车的时候其实是不怎么记路的,特别是路远一些,哪怕坐的次数多,往往也记不住,可当你开车的时候,走两回你就知道这条路怎么走了,认路看的是什么,依旧又是什么。

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区别。

学中医,一定要结合实际去学,以前大多数人学医,都是先从学徒开始,抓药、采药、炮制,从打杂开始。

这个打杂过程,其实就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