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让云医生说说吧(第2/4 页)

无双国医 君子如珩 436 字 2024-03-02 06:12:40

医学院首批学生毕业前夕,也就是后来杏林界名气极大的国手名家秦老、于老、陈老、任老、李老五位中医专家联名向卫生部致信,陈述中医学教育的成绩和不足。这封信就是著名的《对修订中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几点意见》,也就就是中医教育史上著名的“五老上书”。

五老提到,“学中医要有相当的中文水平,这就对钻研医学文献打下了基础。有二、三年的诵读功夫,使中医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具体方药皆能烂熟于胸中,应用起来就能左右逢源,得到豁然贯通之妙。这种诵读的基本功,如果建立的深厚,将终身受用不穷。”

“‘医古文选’这门课,就是为提高阅读中医古书而设立的,其用意甚善。只不过过去课时太少,所选内容有局限性,而又没有要求精读背诵,因而往往达不到要求。

五老建议,医古文选的内容须大大扩充,可选100篇左右的古文和60篇左右的医古文。其中还要包括一部分音韵学常识,熟悉和掌握一些词汇、意义等,……”

五老上书之后一些院校的情况得到了些许改善,然而普遍来说各中医院校相关专业开设的《医古文》课程普遍不足100学时,五老上书中的问题依然客观存在。

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医学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他知识也越来越多。

药剂学,临床医学,同时随着中医逐渐西医化,即便是很多中医类院校也有西医相关课程,这样一来,学生的压力增大,学习时间不足,用来学习《医古文》和传统文化的精力越发稀少。

因此,是否需要增加医古文课程学时,这个讨论也一直经久不息。

参与辩论的两组也很有意思,一组是海州市中医医院的三位主治医生,一组则是海州省中医药大学的三位在读研究生。

赞成的一方是在职医生,反对的一方是在读研究生。

“从以上种种方面来看,中医现在在各大医院的情况很差,这一点和中医医生的基础水平有着很大关系”

三位在职的青年医生都是三十来岁,他们从各个方面分析了论证。

“新的时代,就要有新的见识,并非古老的东西就是好的,中医也要与时俱进,现在京都中医药大学、海州中医医院等各个医院,都有特色中医科室,现代的中医医生也要与时俱进”

“中医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推广难,普及难,高水平的中医医生占据的数量极少,很多东西凑藏在一些名家医手手中”

“很多老前辈不愿意公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