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万事万物都有偏性(第2/3 页)

无双国医 君子如珩 436 字 2024-03-02 06:12:40

判断标准不同,在一些病症或者特殊体质的患者身上,真的是有可能把小病治疗成大病的。

当然,这样的情况在中医临床也有发生,不能肯定自己,否定别人。

只不过往往西医把小病治疗成大病除了误诊错治之外,还有因为单纯的依照检查和化验,没有从大局出发,局部治疗造成严重后果,从而导致病症变化。

而中医把小病治疗成大病,大都是医生水平不够,误诊误治造成的,两者的原因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中医是辩证医学,并非唯心主义,辩证的前提是要建立在中医基础上的,而中医基础则是在长期的观察、治疗中总结出来的规律。

就像云珩在雾都给劳伦斯解释的时候,遇冷下行,遇热上行,这是观察到的,事实就是如此,至于为什么,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么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恒定不变的,所以就可以用来做依据。

而西医则要去计算,去证明,然后得出结论,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这就是区别。

还有一年四季变化,白天黑夜,这些也是能看到的,是恒定不变的规律,而现在科学就要去证明,什么地球围绕太阳转之类的,得出了一天二十四小时怎么来的。

中医那时候不知道地球,甚至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但是能看到的规律却是自古至今都不变的。

通过规律去辩证,去推理,符合规律,那就是存在的,不符合,就说明错误,所以理论上讲,只要水平够,中医没有治不好的病。

这也是中医个体差异大的原因,遇到厉害的中医,你会感慨中医神奇,简直就是神医,遇到水平差的,能让你气的吐血,这特么就是骗子。

回到病案。

患者只是感染伤寒,属于普通感冒,但是因为体质和年龄原因,寒邪牵扯到其他脏腑,所以在治疗的时候出现了偏差。

中医治病,借助的是药物的偏性,而这个偏性万事万物都有,不仅仅是中草药,中药材本来也不仅仅局限于中草药,甚至石头、动植物的毛发,亦或者草木灰之类的,都可以入药。

同样,现在的西药其实也是有偏性的,患者之所以被越治越重,正是因为所用药物的偏性和患者本身情况不符。

比如患者在发热,但是体内有寒,用的退烧药却有阴寒属性,那么烧短暂退却之后,却有可能造成患者整体病情的加重。

患者因为感冒发热怕冷,同时出汗,那边用的治疗感冒的药物之后患者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