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城爷尿性,射击手准备!(第2/5 页)

自己也会在多年后的午夜醒来,狠狠的给自己一巴掌。

我真该死啊!

既然早死晚死没有区别,为何还要介意最终的死法?

叶城也明白高法官他们的好意。

81杠是上世纪就被淘汰了的冲锋步枪,堪称龙国版AK47。

威力巨大,使用丝滑。

7.62毫米的口径足够一枪毙命,一般也不会发生卡壳这种扯淡的事。

否则,若是用现役的5毫米口径步枪来打,万一一枪打不死,再来个连发补枪。

最后,痛苦的还是自己!

这件事不是没有发生过。

建国后有过这样的案例。

一个生命力极强的死刑犯在一枪没打死后,由其他人继续补射。

最后在脑袋上连续打了五枪,才气绝身亡。

那场面,惨不忍睹。

叶城只好坐在冰冷的椅子上面,怔怔的看向窗外。

而高卫明和六个法警见他不再闹腾,也都松了口气。

除了高卫明坐在副驾驶外,其他六人慌忙坐在叶城旁边。

随着警报拉响,拘留所大门敞开。

偌大的行刑车队,时隔多少年后终于再次驶了出去!

场面罕见。

要知道,为何近年来不再使用枪决,除了让死刑犯体面一点外,人力物力的消耗,也是极大因素之一。

一场枪决,往往需要动用数百名警力。

有负责沿途开道的警员,有负责指挥交通、道路戒严的交警。

还要有一路护卫,防止劫囚的武警特警人员。

等到了执行场地之后,还有更多的人来维护秩序,守卫全场。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都是标配,一点马虎不得。

最后,还得配备救护车、法医等人员,全程保证枪决顺利。

所以在很多年前,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县城,往往等着积攒一批人一同枪决。

但叶城注定是等不到了。

数十台车,数百人规模,今天都要为他一人忙活。

警报声大作,几十台车融汇到一起,浩浩荡荡的开往城外。

令叶城诧异的是。

拘留所的门外竟站满群众。

群众们知道他今天上路,特意跑来为好汉送行。

看到叶城的囚车出现,甚至看到叶城就坐在车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