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杨丞相陈疏乞养 真上人返本还原(第2/7 页)

九云记 佚名 22 字 2024-03-08 01:16:06

忠,在家守礼,以继祖先之令名,无坠家声之清白而已。若曹戒之,勉之。"丞相再拜受命,翰林兄弟俯伏铭佩。

少刻,留守、庾夫人神色忽然少变,不似平常。丞相惊异遑焦。须臾,脸上发了红,有似回光返照。丞相大惧,即忙进上参汤。留守、庾夫人同时牙关已经紧闭了。一室遑遑,秦淑人、贾孺人各自轻轻扶着脚步,婆子们又将床安设停当,铺了被褥。只见留守夫妇合了一回眼,喉间略一响动,脸变笑容,竟是双双去了。两人享年同是九十三岁。众婆子急忙停床。

于是魏王、祭酒、翰林等在外,一边跪着;公主诸人在内,一边跪着,一齐举起哀来。外面家人,各样预备齐全,只听里头儿一传出来,从魏府大门起,至内宅门,扇扇大开,一色净白纸糊了,孝棚高起,大门前的牌楼立时坚起。上下一等,登时成服。

魏王报了丁忧,礼部奏闻。皇上深仁厚泽,念及魏王功勋,杨氏世代清白,又系两公主舅姑之丧,赏银三千两,谕礼部主祭。家人们各处报丧,从亲友姻戚又见圣恩隆重,都来问丧之中,另有别谊。

魏府择了吉时成敛,停灵正寝。杨章诸兄弟带着家人办事。

内里两公主、秦、贾两娘、虞氏等,分头应灵傍哭泣。虞氏系是冢妇,照关里头的事。英阳心中为是虞氏未经过丧事的,怕他料理不来,被人见笑,悄悄的问道:"外面的事,已经长儿料理,你可以办的里面事么?"虞氏素是有慧有德,谙练有体,便对道:"事有不知,禀问太太就是了。"英阳见说得有理,暗自欢喜。

府中已过了三天,去请钦天监涓吉人来,按了法历,推译出殡的日子。涓吉人道:"这四月十八日,是上吉日了。"于是更定干事的两人,各处经纪的事,专听虞氏并用。住持忙备午斋端上,两人略为用过,吃茶,赶忙地进城,回来料理出殡的事。一面又派人先往铁槛寺,连夜另办修饰停灵之处,并厨茶等项、接灵人口。

及至四月十八日,魏府大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郑司徒、李都尉、张丞相、谢尚书,一般姻亲,你来我去,不能计数。天子屡遣太监吊慰。魏王以下,一般家人,俯伏庭下领旨。又礼部官员,自来接应。

那一夜,灯明火彩,客送官迎,百般热闹。及至天明吉日,临街大门洞开,两边起了鼓乐。一般六十四名青衣先请留守灵,前面铭旌上大书道:"中都留守司留守杨公讳某之灵柩。"次又一般的六十四名青衣,请庾夫人灵,前面铭旌上大书:"咸宁郡夫人杨门庾氏之灵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