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可太有出息了(第2/3 页)

嘴里还抿着,看样子是在吃糖呢。

姜圆介绍道:“黄主任,这位是我妹子,那糖果好吃不?就是她们厂生产的。”

黄主任没好气地看了一眼黄主任,这才转头看向宋曳月,先是一愣,随即不太相信道:“姑娘,你这么年轻……就当上厂长了?”

宋曳月:……

“黄主任,您好,我今年18岁,樟城人,今年正月十六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下乡知青,到了南洲岛后看到当地的甘蔗,便生出了想制作些糖果的念头,这些糖果是我亲手做出来的,所以厂子办起来后,那边公社的领导就任命我当了糖果厂的厂长,这种事您要有疑问,可以打电话过去查的。还有更快的办法就是打个电话给警察局的许局长,他是我的一位长辈,也能够向您证明我的身份。”

“再说了,这糖果您刚才也尝了吧?味道跟现在市面上的其它种类的糖果大为不同,我们在南洲岛当地的供销社看到这些样品后,马上就向我们厂各订了一千斤,这是订单合同,上面都盖有公章的,你也可以看看,这我总不能捏造吧?”

黄主任看了一眼合同,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又问道:“你们这糖果怎么不在当地销售?还大老远地跑樟城这边拉单子?”

宋曳月就知道他会这么问:“黄主任,我是土生土长的樟城人,说实在的,如果我没有下乡去当知青,我可能就会选择在咱们这里办这个糖果厂了,为什么特地跑回来拉单子?当然是希望我做出来的糖果能让咱们樟城的父老乡亲们都能吃到,想让大家都能知道荔枝是什么味,椰子是什么味,甚至以后我还能做苹果、葡萄,草莓等各种味道的糖果出来,我想让他们知道除了奶糖还有能尝出水果味道的水果糖……而且,我不止会在咱们樟城拉单子,京城,东北那边也已经在联系业务了,后边我们还要往申城和全国各地发展业务,这么好的糖果,当然不能只让它在南洲岛那边售卖,一定要让全国人民吃到,甚至是卖到国外,为咱们国家挣外汇。”

黄主任听完,眼底隐隐有赞赏之色划过。

之后,又问了糖果的进价,怎么进货,发货等问题,最终签下了总共两万斤糖果的订单。

因为这边属于市级供销社,又是在省会,人口和消费能力都比白马桥那边要高出太多,两万斤其实都不算多了,走俏的糖果只要一上货,通常很快就会被抢购一空。

宋曳月这边拿到订单,就马上去邮局给曾阿牛打了电话告诉他这事。

曾阿牛顿时高兴得直拍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