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第2/6 页)

欧阳修如此欣赏,一时之间苏轼声名大噪。可就在这时,家乡那边却是传来母亲病故。没得办法,苏轼两兄弟便回家奔丧。守丧三年之后,苏轼两兄弟因为之前考中了进士,便上任了地方。两年之后,苏轼被欧阳修推荐参加一场制科考试。”

“江宁老师,什么叫制科考试?”

“这是一种临时设置的科举考试,旨在更为全面的选拔人物,两兄弟都参加了这一场考试。结果,这一场考试,苏轼获得了第三等,而苏辙获得了第四等。可能大家对于这个第三等与第四等不太了解,或者大家会觉得,这个第三等成绩一般,并不怎么样。

但事实上,在北宋开始制科考试以来,第一等和第二等都是虚设,从来不录取,第三等其实就是第一。而北宋百年以来,在苏轼之前,只有一个人获得过第三等。但哪怕这个人,获得也是第三等次,与苏轼的第三等又差了半载。所以,当榜单公布出来,苏轼也被评为了百年第一,一时轰动京城。”

“卧草……”

众人谁也有想到。

刚开始墨水所说的逗逼苏轼,竟然会有如此的神迹。

刚开始科举就第二。

制科考试又是百年第一。

尼玛。

这哪怕就是状元也比不得苏轼啊。

“好吧,确实有一些误会苏轼了。”

“百年第一,确实有这个狂傲的资格。”

“可不是,如果我获得了百年第一,我可能比苏轼更狂。”

百年第一是什么份量?

想想现代的各省状元,这都牛逼得不行了。

可与这个百年第一相比,各省状元什么也不算。

毕竟各省状元是各省的,这样的状元全国一下子得搞出几十个。

而且又分文科理科,又是几十个。

如果加上年限,每年都是几十年,100年,那就几千个状元了。

可苏轼却是这100年以来最为顶尖的一个。

“江宁老师,继续,继续啊。”

众人催促着江宁。

历史当中状元不少。

但像这样的百年第一,还真没几个。

“大家别急。”

江宁微笑点头。

是的。

讲苏轼。

哪怕不说苏轼的诗词。

单单说苏轼的生平,就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比的。

就这样的学霸级水平,试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