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相马的伯乐,他姓孙。(第2/6 页)

有的是通过其他的姓氏改为的孙姓。具体这一块,因为几千年了,有很多的典籍已经遗失,还有的经过战乱没有记载下来。所以,我们所了解的内容十分有限。”

虽然身为博物馆馆长,但丘少林亦是有些遗憾的说道。

这时。

在三人聊着的时候,舞台另一边,却是播出了孙姓的起源。

“孙姓最早出自于姬姓,周文王第九子叫做卫康叔,周武王灭商之后,封其到康地,所以他就叫康叔。周武王去世之后,因为周武王的儿子年幼,国内发生叛乱,史称武庚之乱,康叔出兵平乱有功,封为怀侯,后来周成王想将康叔封于卫地,不想康叔去世了。于是周成王就把康叔的孙子封到卫地,所以康叔又称之为卫康叔。”

之前江宁介绍过姓与氏不一样。

所以大家对于这一段舞台剧,还是能够明白的。

比如说这位康叔。

康叔是周文王的第九个儿子,他原本是姓姬的。

因为周文王也姓姬,叫做姬昌。

又因为他的子孙封于卫地,后来也就成为了卫国。

因为封地这是一种尊荣,所以康叔便以“卫”为氏,称之为卫康叔。

这当然不是卫康叔自己命的名,因为康叔没有被封到卫地就去世了,这是他的后代追封命名的。

再后来。

姓与氏也就一样了。

所以卫也变成了姓。

当然。

这讲的是卫,还不是孙。

“所以康叔就成为了卫国的开创者,卫国传到第十一代,他的君主叫做卫武公。卫武公生了一个儿子,叫做公子惠孙,公子惠孙有一个孙子叫做武仲乙。因为惠孙在当时非常有德行,也非常的知名,他的后代很怀念他。于是,他的孙子,也就是武仲乙便以[惠孙]的[孙]字做为了自己的氏,这便是孙姓的起源。”

当然。

江宁在安排孙姓起源之后,也不仅仅只是讲孙姓的起源。

同时。

江宁还讲了武庚之乱。

武庚之乱很有意思。

这里的武庚,他并不是周朝人,他也不是周朝的功臣,他其实是商朝帝辛之子,也就是商纣王的儿子。

是不是很有意思?

周朝灭了商朝,他并没有将商纣王儿子给杀死,而是将商纣王的儿子封到了一个地方,好好的生活了下去。

这放在其他朝代上是很难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