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工业化能行(第2/3 页)

大明:我为天下师 地狱逃兵 225 字 2024-03-13 04:34:49

家的这个太子是个合格的储君,未来也一定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也许自己以后不必过多干涉他的想法,朱标自己完全有能力打理好这个江山。

对此,朱元璋是欣慰的,尽管他与朱标存在一些理念上的分歧,但他依然觉得自家这个太子是完美的。

而对这工业化的治世方案,朱元璋这才真正正视起来:“许良如此推崇那工业化,难道推行这个方案,能够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朱标摇了摇头:“按照他的说法,矛盾是可以转移的,一旦大明成为了工业社会,那么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可以让大明吸收全世界的财富和资源,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粮食,如此一来大明内部的矛盾就由工业商品转移到了外部去承担了。”

朱元璋闻言皱了皱眉,这种东西实际上他一听就懂:“这不就是古已有之的对外市易那一套?”

虽然今天的大明已经把对外贸易这一套丢掉了,而换上了朝贡这种没有实际经济意义的东西,但这不意味着朱元璋就不知道以前的对外贸易是什么样子的。

听到这种说法,他又对工业化有些不以为然了:“宋时已有成法,只以茶叶瓷器丝绸就可以换取外界财富,而这些东西大明一样有,如果朕真的开海禁推行对外市易,根本用不着搞什么工业化一样能换。”

朱标便解释起来:“工业生产与这些手工业生产是不同的,工业生产出来的商品数量是海量的,而这样量级的商品能给大明带来的财富也是海量的,这远远超过了茶叶丝绸瓷器这些手工业商品的价值。

按照许良的说法儿,手工业生产一匹丝绸的时间,工业已经能生产出几十件成衣出来,这二者的价值完全是不能类比的。”

两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探讨起来,工业化的全貌也慢慢在朱元璋的脑子里出来了。

在朱标这里深入了解之后,朱元璋才知道许良这套东西还真不是信口胡来的,至少听着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朱标心里也是无奈的叹气,他感觉自己像是成了许良的传声筒,这些东西都是许良的原话,而他现在却要一一转述给朱元璋听,闹得这么麻烦,还真不如让许良自己来说。

了解清楚之后,朱元璋忍不住问了起来:“你觉得这个方案可行吗?”

朱标沉吟了片刻,摇了摇头:“纸上谈兵难以验证,但也不失为一种方法,是否值得推行儿臣也还无法确定。”

说罢,朱标又是忍不住一阵急促的咳嗽,在空旷的宫殿中显得十分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