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1/4 页)

十年后我死了 渲洇 81 字 2024-02-18 06:51:53

所谓太学,乃是自古即有的教化士子,栽培才俊的所在。

大宣开国以来承袭前朝旧制设有太学,却一直任其荒废。私学盛行于世,名儒往往以师徒之谊于朝堂之上营结朋党,世家大族多重家学,以家学培育族中子弟,助其出仕入朝,累世皆为公卿。

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学形同虚设。

直至文帝末年,始有尚书令袁涧试图改革太学积弊,广招天下学者入洛阳太学之内,以此重振官学。后胡人南下,惠帝崩殂,一番动乱之后,当时还年轻的褚相扶持新帝登基,着手恢复朝野纲纪。

之前赫兰南下以及洛阳城内的世族内讧,使过往旧贵的势力多半凋残,褚相便借此机会大力任用寒门,之后又重设太学,不论年岁、门第,凡有才学者,一并纳入。之后又于州郡设下州学、郡学,铸成了了一套完备官学体系,此后官僚多从官学中选出,往年的选任官僚的察举旧制反倒渐渐不再那么重要。

身为褚相的外孙女,褚谧君对于太学的这段过往,以及太学的重要性一清二楚。这里汇集着整个王朝最有名望的儒者和最优秀的才俊,也是他外祖父执政的真正根基所在。她往年对太学也有过好奇,但还不曾仔仔细细的游览过这里。

对上常昀的目光,她轻轻点了点头。

其实太学这处地方,也并没有什么好看的。比起椒房殿的富丽奢华、太和殿的恢宏雄伟,太学辟雍宫的建筑看起来太过朴素,但正是这份朴素,让褚谧君感受到了一份庄严肃穆的古意,不经意间,便能想起先秦时期的文华璀璨,百家争鸣时士子的绝代风姿。

借着寻找陌敦的机会,她得以跟在常昀身后走过太学不同的角落,但因为急着找人的缘故,许多地方都来不及细看,只能匆匆一瞥而已。

常昀来过太学几次,对这里还算熟悉,时不时转头告诉褚谧君,哪里是教习《诗》的地方,哪里又是博士传授《春秋》的场所,最西方是学舍、最北边是一处供士子散心悠游的杏林,而南边,南边是正文堂。

“每过一段时间,正文堂内定期举行射策,让太学诸生比试学问,最后取得了甲等成绩的学子,便有机会入朝为官。”常昀说。

褚谧君不犹看向了常昀,世家儿郎靠先祖荫庇入朝,寻常文士凭学识为官,而他是皇族,要么一生闲散无所事事,要么……

她想起未来的新阳说过的一句话,庆元年间的夺嫡之役,前所未有的惨烈。

她想过要阻止些什么,可又就觉得无从下手。毕竟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