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县试(第1/2 页)

农门逆子 翻书忘忧愁 8 字 2024-03-16 10:38:15

什么?一千两,还而已。柳芸娘陡然觉得自己手中的银票有点烫手,要拿不住了。她声音颤抖地问道:“相公,真是一千两?”

陈智伸臂搂住了她:“芸娘,你没听错,是一千两,也就是十个一百两,一百个十两。你要是不放心这银子放,放钱庄里,那明天咱们就去城里把它兑了拿回家。”

不是,拿回家我也不放心啊。柳芸娘还想再说,可陈智已经响起了鼾声。柳芸娘无奈,只得给他脱了衣服洗了脚,服侍他睡了。

第二天,陈智催着柳芸娘赶紧套棉被,套棉衣,这眼看着天气一天天冷了,他可不想受那个冻。没棉花的话那没办法就算了,可现在不是有了吗,再挨冻那就是脑子有坑了。

给老宅送了一百斤棉花,给岳家送了一百斤棉花,让他们这个冬天也不至于受冻。陈智就在家里专心写书猫冬了。快到年关时,又去云州大采购了一次,并且给华易华县令送去了五斤雪盐和五斤白糖。

这五斤雪盐和五斤白糖让华易惊掉了下巴,要知道京城中现在就有雪盐和白糖售卖,可这雪盐和白糖乃是天价,一斤要十个一两的银元。现在朝廷已经开始推行银元了,分一两,半两,二钱,一钱四种规格。朝廷的这一举措可是大受商人们的欢迎。从此以后,再无交易中铰银的烦恼了,而且银元又比银锭易于保管携带。

“陈智。”华易问道:“你这雪盐和白糖从何购得?送这么贵重的礼物给本县,我可不敢收啊。”

“老师。”陈智笑嘻嘻地回答道:“这是冯公子和洪公子来学生家里,他们捎来的,学生只是借花献佛而已。”

好吧,要是那两位的话,那就没问题了。华易笑呵呵地收了,又取了自己当年科举时的读书笔记心得递给陈智,嘱咐陈智道:“陈智,这是为师当年科举时心得,应该对你明年科举会有所帮助。以你的才学,只要不是发挥失常,金榜题名应该是不难的。”

陈智连声道谢地接了过来,他可没敢和华易说自己只要考上举人就不考了,他怕自己说了,会被华易打死。哪一位老师会收一位不思上进的学生?只怕华易得知之后,会一怒之下把自己逐出门墙,那自己科举之路也就断了。

要想科举,那县试就足第一关,只有过了县试,你才能有资格去参加府试。而成为县令的学生,那过县试岂不是板上钉钉。就算别的官员知道了,那也会当成是爱护弟子之举而一笑了之。

陈智虽然有后世的知识,读过很多古时那些科举大拿们的文章,但这个时空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