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新的思路(第2/3 页)

风雨仕途 悠然见南山 96 字 2024-03-17 23:34:17

道自己暗收暗种的这份情感是对是错呢,也许最终的答案在老天爷那里放着。他妈的,该享受生活就享受吧,想那么多干嘛呢。

刚走进姚丽华的办公室,一股淡淡的香气让他又如醉如痴了。

“陈大助理,稀客啊,当上了上花林的大主持,就瞧不上我这小庙了。”姚丽华一阵的迫击炮。

“姐,我不是怕影响你吗。人代会召开前,我怕别人戳豁子。你若顺利当选则好,否则弟弟的罪可就大了。我就是一小兵,我怕啥!姐姐的前途比天大。"

陈野赶紧解释,他相信凭丽华的聪明肯定能想到这一点。

姚丽华的脸马上有了笑意,她岂能不知其中的厉害关系呢。她暗赞,一年过去,陈野这小子政治上成熟了许多。

"好了,姐只是开个玩笑。今天找你来是有事情商量,我下周要做个关于‘三农’问题发展的全县发言,你有啥好想法,好点子,都统统说出来。这是姐首次发言,立争观点新,措施符合实际,有可操作性。"

姚丽华一连提出来了几个要求。陈野知道,这个发言关乎着姚丽华今后在县领导眼中的印象,也关乎着姚丽华下步在马尾乡的施政理念。

说来也真是太巧,昨天通过和李厚山的交谈,他真的就有了关于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新思路。

"姐,我就以上花林为例讲讲我的看法。上花林依托丰富的山石资源建了多家石料厂,大部分的人都进了石场当了工人。土地就靠家里老头老太太管理,他们就是一麦一棒两季忙,收入太低。上花林山坡地多,由于没有机井,很多地靠天吃饭,饥一年饱一年。

所以我建议把地从老百姓手中承包过来,集中管理,搞大棚种植,再返聘本村农民管理大棚,这样农民就有了两份收入,闲置的土地又得到了充分利用。"

"思路真好,大棚技术从哪学?"姚丽华不禁对陈野另眼相看了。

"临市寿光有现成技术,王乐义就是那里的带头人。我们可以组织懂庄稼地的老把式,还有各村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第一批培训班。我想先从上花林开始,先搞个试点,成熟后再全面铺开。”

"乡里财政很是吃紧,一下子拿出这么钱很是困难。咱们有融资渠道没?你别看我这个乡长在他人眼里风光无限,其实乡财政没有钱可供我支配,都让潘大路这老小子败光了。没钱的乡长,难当啊,想干成事难啊。"

姚丽华一脸的苦闷,看着娇美的脸蛋上布满愁容,陈野的内心是一阵的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