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危机(第3/6 页)

修道小少年 狡猾的小扒菜 1 字 2024-03-27 20:12:46

,只想安心过日子。

在朝廷平息叛乱的同时,老国公也派出被提拔为礼部侍郎的王阳为使者,出使北莽,让大莽罢兵和谈。然而兵强马壮的大莽此时根本不把大云使者放在眼里,百般羞辱,王阳深知自己重任在身,就一再忍耐。同时他暗地里大肆贿赂大莽的高官,通过合纵连横的手段不断瓦解大莽内部的团结,又买通大莽皇后,让她给莽帝吹枕边风,劝说大莽和大云议和。莽帝当初本意就是为了趁机劫掠大云,如今也已得到了天大的好处,目的已经达到,考虑到以如今大莽的实力根本无法吞下大云,要是再孤军深入的话,恐怕会有覆灭之危。同时自己内部也开始人心不齐,有了许多反对之声,索性就顺势答应罢兵言和。但也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大云同大莽结为兄弟之国,定下幽州之盟。承认北方三州为大莽所有,每年岁贡大量金银布匹以及各种大莽所需的紧缺物资。

这边南余小国,看到大莽退兵,自己国小势弱,根本无法与大云想抗衡,自己已经趁乱劫掠了很多好处,只好能守好到手的好处就已经是万幸之事了,就主动停止了向北继续劫掠之举。

建康帝手书雪耻二字悬挂寝宫,用以警示自己。此后君臣上下同心,历经十年图治,兵强马壮银钱充足,只待时机成熟就可一雪前耻。刚好这时南余国王暴毙,各子嗣为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建康帝觉得时机已到,于是火速发兵北上驱逐胡莽。

历经大云经过三年血战最终击溃胡莽,收复三州夺回玉阳关。胡莽见大云兵威正盛,生怕他继续追击,就赶紧派遣使者求和。建康帝已经收复疆土,心情大好,考虑到关外乃是苦寒之地,不适合大云士兵作战,打下来于大云也无用,徒增伤亡罢了,就同意两国罢兵言和。随后建康帝又携大胜之威南下,横扫余人,甚至跨过出云山脉,直逼余人国都。面对这滔滔兵威,余国感到了灭国之危,立马停止内乱一致抵御外敌,并派人出使大云求和,向大云称臣纳贡,继续做回大云的藩属国,还派遣皇子入京为质。大云君臣觉得南余小国弹丸之地,地域贫瘠,再打下去徒增消耗而已,如今目的已经达到,就同意收兵。建康帝经过十三载岁月,收复了全部疆土,文治武功达到了巅峰,建康帝改年号为天武,史称“天武中兴”。天下也进入了太平时代……

天武三年,“云之柱石”老定国公因操劳过度病逝,天武帝悲痛不已,下诏停朝三天以示哀悼,亲定谥号“文正”,配享太庙。在老国公弥留之际,他推荐礼部尚书王阳担任宰相,他临终前很感激陛下让他们这些勋贵武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