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第2/4 页)

位后,此人升官速度,犹如坐上火箭。

“二王后裔,皆降爵一等,交由太常寺供养,也算不枉朕与二王父子一场。”

说罢,还闭上了双眼。

放着好好的京官不做,专门跑到南边那鸟不拉屎的地方。

片刻后。

在大周当官,不认几个有名的祖宗,都担不起‘门第’之称,也难以给家中子嗣寻些好姻缘。

卫渊认为,邕王的后裔,可能要比兖王的后裔好过一些。

当时被不少朝中大臣们所议论,都觉得他是个傻子。

“国有奸佞,非陛下之过,乃臣子之责也!”

随着大案落幕,朝中的确急缺人手。

这两个职位,主要负责教授太子某些特定的文化知识。

韩章拱手询问,“陛下,不知此人姓甚名谁?”

“朕有意让你担任太子少傅一职,由王安石担任太子少师。”

“二王虽有过错,但朕念在父子情分,就将其削爵发配岭南。”

坐在一旁案前的起居郎,想了想,写到:‘二王通敌,帝痛哉,遂罪己,卫、燕二使相劝’

韩章等人齐齐作揖。

司马君实连忙作揖,“请恕臣愚钝。”

卫渊要是兖王,也死了算了,最起码能落些清净。

不过,赵祯却并不满意,

庆历二年进士,随后一直在地方为官,颇有功绩。

卫渊将不少官吏指认两王通敌的证据呈上,随后道:

“陛下,臣今日奉旨抓捕邕王时,一时不察,让邕王自尽了。”

太爱说大话了。

太子少师与少傅,在大周是从二品的官衔,虽然官阶较高,但更多的是荣誉职称,权力不大,是为有衔无职。

紧接着,门下侍郎司马君实突然开口询问道:

“范纯仁守成有余,但进取不足。”

如今,在这个背景似宋似明的知否世界里,不知这位王大人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当赵祯说出名字的那一刻。

顿了顿。

很多人都是明显一愣。

随后,韩章拱手道:“臣认为,让此人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合适。”

但赵祯兴大狱目的之一,就是要打压韩章一党,怎么可能,还会用他们举荐的人才?

“陛下,不知您认为,满朝文武,谁可担吏部尚书?”欧阳永叔开口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