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王炸!(第2/5 页)

卫渊好奇道:“你刚来京,又是文臣,不去给韩大相公打个招呼?”

“拜见韩相公,不知您老近来身体可好?”

有这个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不知为何,赵祯突然咳嗽了两声,连忙朝着百官摆手。

王安石道:“等哪天卫将军请我吃酒,我在与你细说,否则这一时半会,也说不完啊。”

-

过了会儿,紫宸殿内。

卫渊稍感惊讶,“整个汴京城,尤其是文官,也就你敢这么说韩大相公。”

“这不是胡闹嘛。”

韩章道:“听王尚书所言,似是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春闱每三年一次,除吏部每年对各司、各地方官吏的审考之外,每两年还要增加一次大考。”

好一招釜底抽薪啊!

高高坐在龙椅上得赵祯一直紧闭双眼,仿佛天大的事情都与他无关。

“是啊,这么做,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诸位,众所周知,今年因一桩大案要案,致使各司官吏紧缺。”

比如海家,说一门五翰林,但实际上,在朝为官的海家子弟,却远远不止五人。

其次,各州刺史、各路封疆大吏、各地藩王等等,也会挑选几个代表前来。

这时,由太监搬来两张椅子,是给他们二人准备的。

“学生拜见老师”

而百官队列前方,坐在椅子上的韩章突然开口道:

卫渊好奇道:“王大人初来京城时,与陛下交谈了整整一夜,不知都说些什么?”

像是这种年终大朝议,非有必要,还是早来的好,要不然,一旦误了时辰,就不止丢人那么简单了。

“皇帝陛下万年,万年,万万年!”

冗兵的问题,与勋贵子弟脱不开关系。

“如不公开大考,重新审核我大周所有官吏,如何能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对方已经来京数日,除了待在吏部衙门里,几乎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不去多认识一些朝中元老。

“此外,一众吏员更是有三四百人,工部、刑部、礼部等诸司情况,大抵相同。”

朱总管会意,立即朗声道:“陛下有旨,百官起身。”

原本议论纷纷的文武百官,当看到韩章与张辅走来时,都识趣闭嘴。

王安石为何要大考?

真是想考究各级官吏做文章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