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求官(第2/3 页)

弟的管辖,威名远扬,连南越王赵佗也轻易不敢来犯。

许靖于交州数年,行事十分低调,士燮性格宽厚有器量,谦虚下士,又与薛综、程秉等名士往来密切。士燮喜读《左氏春秋》,许靖等人也常与之谈论、彼此作注。

诸葛瑾知道许靖定然不会轻易入吴,于是带着礼物先前往拜访士燮,带了一份蔡邕誊抄《左氏春秋》的手稿送给士燮。

士燮登时如获至宝,但诸葛瑾提请士燮兄弟入吴,士燮自然不可能答应。

只是如今士燮尚不能与孙家抗衡,又有荆州的刘表虎视眈眈,士燮自然是希望此时不要与任何一方交恶,免得引来杀身之祸。

士燮婉拒了诸葛瑾,当然这是在诸葛瑾的意料之中,他便只好提出孙权想为嫡长子孙登和养子孙勖寻一位名师教导,也是慕名士燮的才学和宽和,这才求到这里来。

士燮也是聪明人,知道诸葛瑾本意并不在他们士家兄弟几人,于是便推荐了许靖、薛综等人。

诸葛瑾择了许靖,言说许靖为人仁恕恻隐,想为孙权举荐,但又恐许靖名流傲骨,不愿为孙家子弟之师。

士燮闻弦歌而知雅意,为诸葛瑾设宴,并请来了许靖入席,三人相谈甚欢。

许靖本是汝南郡平舆县人,如今汝南郡正是孙权的治下,赵云驻守其中,许靖也想年老之日还有归家之日,于是思索再三便答应了诸葛瑾的邀请,去到了吴县。

孙权得到许靖入吴,自然喜不自胜,许靖乃是汝南名士,能得许靖相佐,必能为孙家和江东世族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来。

孙权立刻下令要为许靖搭建一座向金台以为做月旦评之用。但许靖却拒绝了孙权的好意,“百姓尚在艰难度日,何以为老夫之故而劳民伤财。今日路过城楼东边,有一旧台荒废许久,拾掇拾掇,暂可做安居之所。”

孙权感慨道,“许门清风,是咨是臧,识爱人伦,孔音锵锵。”

自然也从善如流,将荒废旧台令人收拾出来,为世家品评子弟文章所用,由许靖和其堂弟许虔二人为东道主,命为向金台。

而许靖这样的名士入吴,自然在吴郡世家、百姓之间也都传开了,又何况是重开月旦评这样的盛事。

不少世家子弟早就跃跃欲试,私下里准备了不少的文章和诗词,想要得到许靖先生的赞赏和认同。

乔老夫人自然也有所耳闻,听到乔玮提到让乔瑞也去参加月旦评,觉得这也是个办法。

先前孙权设立过招贤馆,有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