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西溪园区(第2/4 页)

大过 莫一心三用 71 字 2024-06-08 08:02:00

信这个得力助手,过了河才能拆桥。

三天后二十二号上午,莫逸信背了个小包只身上路。

互联网玩的就是跨界打劫和造反颠覆。“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这句话用来形容互联网最为恰当,互联网的速度是冲破一切障碍的利器。

互联网的最终目标是人工智能,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将最终取代人脑。但是人工智能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会以为人类服务为目的,数据计算服务于人类欲求的满足,直至人类本身被取代。所以互联网会在各个应用领域存在“前后端各一公里”的宿命。

在网上购买商品,客户在平台浏览、比较、筛选、下单之后,商品从商家到买家手里,发货、送货都需要人工来完成。

人工智能医生对人体进行检查,筛查出病因,并制定出完美的治疗方案后,需要医生依据方案在现实中执行治疗方案。

互联网应用领域出现了技术问题需要数据工程师来解决,如果出现了人为的问题,就需要人来调查解决,特别是涉及违法犯罪的问题,这时像莫逸信这种专业的刑事侦查专家就要起到作用,人工智能暂时不能分辨出操作人员输给它的指令是否违法犯罪,它只能依据流程尽量完美的执行,如果出现 问题,需要专业人员去调查搜集信息,辨别判断并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纠错,这就是刑事侦查专业知识与互联网的契合。

莫逸信走出这一步,只是希望借此暂时满足生存的基本条件。老子云:“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为了维持肉身的完整,人们不得不在这人类社会中做一些事情。不过回头想想,其实这些都毫无意义,人的生存本身就是思维意识产生的幻象,什么理想信念、伟大抱负,都是臆想,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或者利益团体为了维护长久稳固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而绞尽脑汁发明的用于洗脑的意识形态,他们的目的是永远站在塔尖,接受世人的朝拜,千秋万代,万寿无疆,当然,这些是背离天道法则的,只是妄想,历史即可以证明。不过不得不佩服这一阶层的认知是顶级的,否则怎么会站上塔尖!下一波站上塔尖的人也只是替代了上一波,仍然逃不脱“贵大患若身”的宿命,天之道方能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必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所能象天道一样利而不害,就不用在人类社会蹭蹬折磨了。

在火车上看书、睡觉、再看书,十多个小时的历程其实就是斗转星移展现在眼中的不同景象而已。

凌晨一点多下火车,出现在莫逸信眼中的杭州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