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4/7 页)

我是孙大圣的一生之敌 东方快鸟 222 字 2024-02-18 22:00:05

归心,日久难制。“

“但是我们闭其关,锁其国,则吐蕃无法发展,难以壮大。藏地本身的条件,难以自持吐蕃的发展,时间一长,必然陷入内耗。或是各羌为有限的资源而彼此争夺,吐蕃土崩瓦解,回复过往的散乱之局,或是那些奴隶主发现,压榨自己国家的子民,更加有利可图,于是进一步压榨百姓。“

“如此一来,则松赞干布的革新将无法奏效,吐蕃高层急速腐化,底层百姓逐渐积怨,如此,吐蕃国上下离心,再无可惧之处。“

魏征大喜,向李世民拜倒:“太子此策,既不耗我国力,又可令吐蕃无法发展,乃是真正的谋国之策。如太子所言,吐蕃并无我大唐必须之物,所谓互市,皆是利敌。嫁我公主,助其声势之事,更是助敌。”

”封吐蕃关卡、锁吐蕃国度,吐蕃出兵,则我大唐以逸待劳、以守为攻,重创吐蕃。吐蕃输个几阵,松赞干布便再无声望统领藏地各族,吐蕃不出兵,久之必然自乱。太子这封锁之举,虽古未有之,却是针对吐蕃的上上之策。”

房玄龄也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太子的这计策,的确是出人意表,他实在是想不出反对的理由。

长孙无忌却道:“此法虽好,但要令吐蕃不战自溃,至少需要二三十年,而与吐蕃为敌,却是眼前之事。”

又看向李道宗:“不知江夏郡王如何看?“

李恪心中嗤之以鼻,嫁的是李道宗的女儿,你问他怎么看?反对和亲的话,他担心被认为是因私害公,同意和亲那算是站在你这边么?

在原有的历史上,李道宗可是和李恪一起,在父皇李世民驾崩后,马上就被长孙无忌和诸遂良这两个顾命大臣给构陷害死。可怜李道宗为大唐出生入死,女儿都嫁到藏地那种地方,老了也没能享到清福。

而长孙无忌以这种手段来对付他人,最终自己也没能逃过他人的构陷。

”父皇!”李恪向李世民拱手道,“君子以自强不息,王叔之女雪雁,亦为吾妹,儿臣反对她嫁入吐蕃。”

李世民欣然道:“既如此,和亲之事作罢,此会过后,便开始拟定对吐蕃封关锁界之细节。”

他原本就未必多愿意嫁公主,否则上次就不会直接拒绝,这次也不会自己的女儿不嫁,从宗室里去选。

而太子的计谋虽较为耗时,但不伤国本,也的确是个极好的策略。

更何况,任何政策,都该考虑延续性,既然太子坚决反对和亲、视吐蕃为日后强敌,那将来必有灭吐蕃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