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第2/5 页)

了他的态度。

在九界有很强烈的血统观念,而在九界,人族地位不高,甚至很低,如果没有皇国庇护,大多只能沦为低等人,乃至是奴隶,即使有人族的皇国,都仍然需要进贡自己的人口来换取和平。

这些事实,苏太师当然无法认同。

无论是他还是永文帝,都体会过平民生活,也都知道百姓的不宜。

尤其永文帝,对百姓十分仁慈和博爱,不仅薄税养民,还大力支持民间商贸,这种善意,乃至于都成为他的理念,令他都对自身皇权有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还容许百姓议论自己,对他们管得十分宽,当初为了改善中州的贫瘠,他还不遗余力,花费了数十年之久,投进去了数不清的人力物力,挖掘出了贯通了整个横向天圣国的大运河。

苏太师不禁是苦笑,那神色之间颇有对自己的嘲讽之意。

之前他还对天域太子有所期待,但如此一来,他又如何去与皇帝讲,永文帝怕是第一个不同意,皇帝怎么会做出把自己的子民,当做牲口卖出去,这样的恶事。

永文帝嫉恶如仇,尤其对欺压和鱼肉百姓的官员,尤为痛恨。

当初在云州,有个当地刺史的儿子,强抢人妻,还打死了对方家里的父母,而那刺史为了掩盖自己儿子的罪行,居然派人一把火把苦主家里给烧了,最后将那男主人发配边疆当了苦劳役。

不过最后那家男主人,拼死从边境一直逃出来,一路沿途乞讨到了京城,跪在皇宫大门外,一纸血书,几乎是以死觐的方式,把冤案告到了金殿上。永文一向是以仁治示人,但在知道这冤案之后,却龙颜大怒,当即派人前去捉拿那刺史,不顾那刺史曾经追随自己征战,立下赫赫战功,也不顾诸多同期官员的求情,一道圣旨,第二天就把那刺史给砍头了。不仅如此,永文帝还命人把那刺史的皮扒下来,当做人皮灯笼,就挂在公衙前,以此泄民愤。

永文帝,即使他看起来有些仁爱,平易近人。

但却有着自己的底线。

人道,是以人在前。

但这些九界来客,差不多都有神族的血脉,把自己当做了神族的一部分,就连他们口中的上古人族,似乎都隐隐为之倨傲,就好像那上古人族,有多少高等是了。

这种感情,即使贺兰晓隐藏得很好,但苏太师依旧能多少看出个端倪来。

只是他又想不好了,到底怎样来面对这贺兰晓,以及他背后的九界,与九界相比,他们实在太弱小了,就好像是大海之中的一叶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