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城破危局(第2/3 页)

晚上想睡觉才怪。

可是白天的时候,人很不容易睡着,于是林远想出了法子,让人把营房的窗子用黑布蒙上,再把火墙烧得暖暖的,再做点好东西给晚上执勤的士兵吃,这样一来,吃饱喝足的士兵,跑到暖融融的黑屋子里,不睡觉还能做什么,于是,每个夜晚都有精力充沛的清军将士执勤。

至于日军开始炮击的时候,清军没有还击,也是林远的主意,锦州是松辽平原上的军事重镇,历来是北京的门户,满清入关之前曾经和明朝在这一地区反复争夺,所以锦州城的城墙又高又厚,林远仔细研究了日军的火炮性能,知道他们的火炮难以轰破锦州的城墙,所以料定他们一定会轰击城门。

于是林远命令,在日军轰击的时候,先不要反击,等到日军炸开城门,向城中冲击的时候,再用机枪对他们进行打击。

其实就算日军冲进城门也没有关系,锦州城有两层城墙,一层是外墙,就是现在日军进攻的城墙,还有一层是内墙,内外墙之间是一大片空地,不打仗的时候这里给来往的生意人摆摊卖东西,算是个小集市,一但打起了仗,这个地方就变成杀敌的屠宰场了。

其实林远也可以把很多日军放进内外城之间,然后两面夹击,可是他没敢这样做,因为他对这些清军士兵还是不太放心,生怕他们一听说:“日军进城了!”就扔下枪,撒丫子逃跑。

乃木希典冷笑了一声,心想:“这个对手不错,打这样的仗才有意思!”

于是乃木希典下令,炮兵向城头轰击,步兵随时做好攻城的准备。

很对步兵小队已经把云梯拿了出来,只等着一声令下,就扛着云梯攻城,另一边,很多日军士兵已经开始把沙袋堆积起来,他们的目的就是,堆起来一个和城墙差不多高的沙袋堆,然后把机枪架设在上面,用它来压制城头守军的火力。

城头上指挥的是熊铁生,他一眼就看出了日军的诡计,于是命令部下向日军的沙袋阵地射击,沙袋阵地距离城头差不多有两千米多米远,尽管射程已经超过了清军装备的毛瑟1871年步枪和马克沁重机枪,但是清军士兵居高临下,还是有不少子弹飞到了日军的头顶上,所以日军堆沙袋的速度也放缓了下来。

今津孝则知道现在是万万不可以下令攻城的,因为城头上有不少守军,还有几门要塞炮,虽然这几门要塞炮是前装滑膛炮,和明朝的红衣大炮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尽管古老,进程又近,可是那巨大的炮口里飞出的铁砂,却是杀伤攻城步兵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