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土崩瓦解(第2/3 页)

开艘航母去抗日txt全本 且听沧海 1244 字 2024-02-22 09:05:38

的打击效果实在是太有限了。

正在这时。几座地堡里吐出了一串串火舌。

原來林远命令下的这五十名骑兵。正是这些地堡的诱饵。他们。不过是想要侦察出哪些地堡在打击中漏了而已。

林远给身边的传令兵做了一个手势。那个传令兵拿出一门锃亮的军号。吹了起來。那些骑兵一听。拨转马头就往回跑。

炮兵阵地于是开始新的一轮炮击。那些暴露了自己位置的漏之鱼在这一轮的打击中彻底落了。

林远随后命令。迫击炮向下。攻击日军地堡下面的位置。

碎甲弹的弹体。相比于同口径的榴弹。要粗上一截。这样碎甲弹可以装填更多的炸药。更何况林远带着人研制的碎甲弹里装填的是黑索金炸药。尽管是土法制取的。性能比后世的黑索金要差。尽管如此。它的爆炸威力还是远超同时代的黑火药和苦味酸。

罗超英在主持碎甲弹的制造时。还在弹身上给日本人加了料。

原來的炮弹碎片是怎么产生的呢。全靠战斗部里装的炸药。这些炸药把炮弹外壳炸成多少片。炮弹就会产生多少杀伤破片。而罗超英应用了后世弹药设计的先进技术。破片预控技术。

这种技术简单地讲。就是在制造战斗部壳体的时候。用车刀在上面开出一些划痕。这样一來。在爆炸的时候。这些有划痕的地方就会产生应力集中。壳体就会先行破碎。相当于节省了很大一部分爆炸的能量。

这种技术说起來简单。可是要用的时候就有很多具体的问題了。比如说划痕的位置。深浅。多少。这些都决定了破片的数量和单个破片的杀伤力。对于炮兵來说。当然是希望破片在保证杀伤力的条件下越多越好。可是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划痕太多了。弹体的强度就无法保证。炮弹很有可能飞到半空就解体了。

还有加工难度。加工时间。费用等等一系列问題。这些很难用数学方法取一个最优解。其实不光是武器装备。几乎所有的工业系统的设计都不存在最优解。所以。设计参数的选择就要依靠设计者的经验。而经验。恰恰就是罗超英最不缺的东西。

要是日军的战壕在平地上。预控弹片技术也就沒什么用了。因为弹片是向上飞的。可巧就巧在。日军的战壕在地堡下面。炮弹打在战壕之上。弹片就像雨点一样落在日军的脑袋顶上。

十分钟后。已经有一百二十多枚炮弹落在了日军的阵地上。林远随后命令。炮兵停止攻击。骑兵出击。

一时间铁蹄卷狼烟。骑兵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