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8章 白手起家大揭底【二十分改】(第2/4 页)

极品小农场txt下载完本 名窑 1026 字 2024-02-23 21:26:16

点颠覆传统观念,不易理解。华裔的富人形象不就是方头大耳凸肚,而穷人骨瘦如柴、瘦骨嶙峋,怎么穷人反而更易肥胖呢?

初到美国的华裔可能都有难以磨灭的印象:美国胖子怎么这么多,且尺寸比母国的胖子大好几号?仔细观察,肥胖者的社经地位愈低,胖的程度和胖人口比例比社经地位较高者多,与戴维斯加大的研究结果相符。

加大提出的解释是穷人可能住在环境更差地区,没有公园和公共健身器材来锻炼身体,而美国较健康、低卡路里的食物售价较贵,穷人较少选购,且选购要走更远的路。研究报告作者保罗?利斯提出建议,提高工资是减少肥胖的方法。

这个研究结论很有意思,既揭露美国肥胖问题的隐忧,但用提高工资作为「减肥」法,似乎有些离题,两者其实并非完全相关。教育改变饮食观念,节制饮食才是对症下药。

在街上常看到超重量级的身材,其中相对贫穷的非裔、西裔特别多是事实,他们的饮食观念和习惯,才是肥胖的主因,收入只是附带因素。美国有丰富价廉的农产品,譬如玉米、马铃薯(土豆)、冰淇淋等,价格较亚洲国家便宜甚多,超市中常见99分钱一袋、重达十多磅的马铃薯促销,一大桶冰淇淋卖五元也很常见。

贫穷家庭往往生育孩子较多、孩子年龄相近,买的都是廉价食物,容易造就小胖子。这是令人辛酸的社会现象,贫穷者自小食物就是这些廉价产品,吃多了淀粉、乳酪、醣分高的食物,如运动量不足,焉有不超重过胖者。

住家附近有无公园和健身设施还是其次,主要是美国国民健康教育有问题,学校自动贩卖机卖含糖而无营养的碳酸饮料,电视广告宣传喝这类饮料就是时髦、酷,都是祸首。

要不要运动防肥胖,和贫富并无必然关系。拥有汽车代步,可能比无车靠步行和公共交通系统者更易肥胖,德州、加州肥胖者多可证实这种推断。

不正确的饮食观念,过度摄取高热量食物,贫穷者的教育被忽略,助长肥胖现象。第一夫人米雪儿注意到这些问题,大力推展健康饮食,走出正确第一步。

肥胖已成美国公共健康系统的负担,它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等疾病,穷人罹病无保险就医,最终埋单的是政府和纳税人,美国成「肥胖之国」是因贫穷,非洲的饥荒也因贫穷,有点矛盾说不通,但共同点都是教育和政府有无作为的影响。

身为美西的娱乐重镇,洛杉矶游乐景点不少,迪士尼与环球影城非玩不可;近年背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