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约见滴滴创始人(第2/4 页)

系统派发机制。

也就是不管单子是多远,派发了就要接。

当然,系统也不会派发太远的给你。

不过,现在显然用户数量没这么多。

这不仅仅是乘客数,也包括司机数。

没有这么多乘客,也没这么多司机,这要是强制派发,那更完蛋。

“刚好我前面搭了几个人,绕到了你们这附近,所以才接了你们的单。咦,对了,怎么看你有点眼熟?”

“是嘛,别人都这么说。”

“呵呵。”

司机大哥也没纠结,便与陈宇继续聊着。

“对了,大哥,你平常都会开滴滴吗?”

“不一定。”

司机大哥摇头:“我一般都是朋友联系跑中长途的,滴滴这个软件暂时没有多少人用,有的时候开一天都没几个单。有的时候忘了就不开,记起来就开。最近不是缺钱嘛,想起滴滴要是开了,多少能有一些单,也就开得多了些。”

“怎么样,一天有多少个单?”

“平均下来,大概两三个吧,没太大意思,纯当做补贴。”

“也挺好。说不定以后一天可以接到二三十个单呢。”

“怎么可能,哪有这么多的单接,再说,街上还有一大把出租车呢。”

“出租车不是不方便嘛,有的时候我在郊区没有出租车怎么办。要是以后你们都来开滴滴,那不管是郊区,甚至是乡下,都有滴滴,滴滴一点,随叫随到,那真是方便多了。”

“哈哈,如果单子多了,还真是挺方便的,毕竟我们直接开车来接你们,你们不需要跑到大街上拦出租车。如果是在酒店的话,我们还可以开到酒店门口,你们一下来就可以坐我们的车,比出租车方便得多。”

一翻闲聊,刚才设定的目的地也达到了。

26块。

价格比出租车贵了几块钱。

这可能是滴滴是想用高价格来吸引司机吧。

至于乘客多付几块钱,这也可以理解。

毕竟是直接来接送,提高了一些燃油成本。

不过。

陈宇也不只是坐这一辆滴滴。

在尝试了第一次之后,陈宇和张建明又是连续不断的打了好几辆滴滴。

但体验与第一次都差不多。

每一次下单所需要等的时间,大都在1个小时左右。

不过也有运气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