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第1/4 页)

皇兄何故要谋反在哪里看 月麒麟 676 字 2024-03-01 12:54:47

他将于谦禁足府中,定是怕于谦这个愣头青出来搅局。

不过那个时候,王文只觉得,天子是不想让于谦掺和迎回太上皇的事情。

但是如今看来,只怕没有这么简单。

天子如此言之凿凿的说,也先会再起边衅,说明他对边境局势早有预判。

而这些军报,也恰恰证实了天子的判断。

那么不妨做个假设。

如果于谦没有被禁足的话,那么这些军报,必然是都要经过于谦之手的。

虽然和于谦有些不大对付,但是王文不得不承认,于谦在军事一道,眼光还是颇为独到的。

这些军报到了他的手中,他很容易便能推断出,也先依旧狼子野心,并没有送还上皇的诚意。

既然如此,他必然会竭力阻止使团前往瓦剌。

所谓一通百通,想明白了这一节,王文仿佛是豁然开朗,很多事情都明白了过来。

譬如最重要的,天子为什么明知道是无用功,还要遣派使团前去呢?

王文想了想这次出使的名单。

刚刚被提拔起来的右都御史许彬,右副都御史萧维祯,还有都督同知张軏。

都是坚定的上皇一派。

随着杨善和宁阳侯等人被下狱,朝堂上能够确定的,十分坚持立刻迎回上皇的,三品以上的官员,也就剩他们几个了。

朝廷不可能因为他们没有完成使命,就苛责于他们,即便是许彬提前立了所谓的军令状也是一样。

要知道,自从上皇北狩,朝廷也派了好几拨的使臣过去了,皆是无功而返。

不可能单单因为许彬他们没有成功将太上皇带回,就对他们过多处罚。

但是,如果说,在他们出使之后不久,也先就再起兵戈,大举犯边呢?

使团过去,纵然不能带回太上皇,也至少要保持和瓦剌的关系不能继续恶化。

不能成功带回太上皇,并不是什么大罪。

但是擅自挑起两国战端,可就大不一样了……

王文的用处

乾清宫中。

王文敬畏的望着天子,不由得对张軏等人升起一丝怜悯。

这些军报都是绝密,理论上来说,除了天子之外,能够知道的只有于谦这个兵部尚书。

寻常时候,于谦会酌情请示天子,将军报拿到朝堂上来讨论,共同制定边略。

但是如今,于谦被禁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