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第1/4 页)

皇兄何故要谋反笔趣阁 月麒麟 676 字 2024-03-01 12:54:47

甚至于,都不必提出反对意见,只需要他们公正审评,选出自己觉得最好的试卷呈递上去,那么,在天子御览之时,程宗的那份并不算出色的试卷,理所当然的,不可能名列一甲。

之所以他们没有这么做,一是因为所谓的官场规矩,二是因为不想得罪人。

江渊之所以敢这么做,其实就是掐准了这一点。

他先是说服了张敏,朱鉴,又联合了萧镃,相当于挟内阁,翰林院之势,去跟这些侍郎们对垒。

按照之前殿试的规矩,萧镃是翰林学士,所以,殿试由他来主持,所以,当萧镃暗示他们要统一标准的时候,他们觉得不妥,但是,出于不想得罪人的想法,硬是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所以,闹出了这样的局面。

从这个角度而言,陈循说官场风气败坏,并不是没有根由的。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天子一味打压清流,重用有地方经历的大臣,可事实上,两者不过半斤八两而已,谁也不比谁做的更好。

清流固然有自己的缺点,但是,至少有一点,对天子来说,是需要的!

那就是,对于清流来说,声名道德,就如性命一般!

清流不是不会犯错,但是清流犯错的代价,要比普通的官员大的多。

便如萧镃,殿试一案后,他最坏的结果,是被罢官致仕,但是,他要面对的,却是来自士林举子们的唾骂,所以对于他来说,还不如一死了之。

再如江渊,满朝堂看看,这殿中参与读卷的人这么多,唯有江渊一个人,是最着急的。

其他的人,虽然也同样在想办法,但是,都还算淡定。

为什么?

是因为他们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吗?

不是!

是因为江渊出身清流,这个罪名对他来说,一旦坐实,士林清誉尽毁,他的仕途也就走到头了。

可换了其他的人,诸如张敏,朱鉴等人,哪怕背上殿试舞弊的污点,他们还有实打实的政绩,功劳能够撑着,或许眼前的日子难过一些,但是,日后总有复起的机会。

别的不说,朱鉴的名声都狼藉成什么样了,可人家身上,背着一个迎回太上皇的功劳,就能安稳的立在朝堂上。

其他的这些侍郎们,也都差不多。

他们之所以不着急,或者说没那么着急,一是因为他们不是主谋,二是因为,他们并不像清流一般,完全依靠声望立身。

有这一点,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