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第1/4 页)

皇兄何故要谋反笔趣阁 月麒麟 676 字 2024-03-01 12:54:47

“如今太子府中紧要官职,皆有实务经历,左春坊大学士亦不宜例外,何况,此前左春坊大学士一职,乃是萧镃兼任。”

“故此,臣以为,命新任翰林学士仪铭接任此职,更为合适。”

话音落下,王文轻轻哼了一声,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

铨选的规矩,他不相信陈循不知道,既然如此,那么,陈循出言反对升任刘定之为左春坊大学士,就必然是有其他的人选。

回想起之前陈循的所作所为,这个人是谁,其实也就呼之欲出了。

本来,王文还在奇怪,陈循怎么会这么毫无顾忌的往东宫里头塞人,原来,是还藏着这样的后手。

要知道,如今天子打压清流的意图,在一干重臣当中,已经不算是什么秘密了。

甚至于,王文自己,就是亲自动手的人,所以他很清楚,天子对清流是什么态度。

翰林之所以清贵,其实离不开两大机构。

一是内阁,二是东宫。

之前的时候,内阁不成文的规矩,就是非翰林不得入,这其实也容易理解,内阁原本的作用,是以备咨询,后来发展起来,负责替天子草诏,这些职权,本就和翰林院息息相关。

到后来,随着内阁的地位水涨船高,翰林院也因此更加被趋之若鹜,成为一条镀金履历。

可惜的是,天子登基之后,压根就不管这些,虽然说抬高了内阁的地位,给予了票拟权和二品尚书的虚衔,但是,却基本把内阁和翰林院给割离开了。

陈循算是见机的快的,自己闪人去了工部,高谷和江渊这两个人,一个被打发到南京去,一个直接被罢职。

虽然说,都是咎由自取。

但是,现实就是,在江渊离开之后,内阁当中,已然一个翰林出身的阁臣都没有了。

而且看这副样子,天子显然也不打算,再继续从翰林当中选人增补内阁,所以这条线,算是断了。

除了内阁之外,翰林院的另一个依仗,就是东宫。

相较于非翰林不入阁这种不成文的规矩,翰林院和东宫的关系更为紧密,而且,是写明在典制当中的。

按照大明的官制,翰林院的职官,可以与詹事府官职及坊、局官职相互兼任,同时负责试士、修书等事务。

所以理论上说,太子府就是清流的大本营,这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

毕竟,太子的职责,主要还是学习圣人义理,尝试处理政务,翰林院都是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