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节 矛与盾(第2/4 页)

龙骑战机txt 华表 539 字 2024-02-18 08:20:26

“小可爱”的气动力外形类似于F-117“夜鹰”,不仅改进了空优型气动力设计,在驾驶舱的舱罩设计上,飞行员可以拥有宽阔的视角,配置的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结合一些高清晰显示设备模拟实现类似于光镜术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增加飞行员的视界。

四架战斗机使出浑身解数,各展所能,缠斗在一起,展开不死不休的决斗。

加拿大的飞行员“浣熊”也成功拆分了对方的编队,吸引走了米格1.44,将编队战变为了两个场合的单机决斗。

攻防一体化的战术能力几乎是每一个空战王牌必需掌握的基本作战技能,别以为压着对方开火就能够稳赢,胜败翻转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资深王牌飞行员的心理素质都堪比航天员,哪怕只要出现半分犹豫和畏怯就根本无法在如此烈度的空战中生存下来。

虽然各种类型的空对空导弹在现代空战中大行其道,可是航炮永远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

凶猛而持续的火力,对于任何一架战斗机的薄弱防御来说,拥有致命的杀伤力。

航炮的口径一扩再扩,从原来的7.62毫米提升到12.7毫米,再从12.7毫米提升到20毫米、23毫米、30毫米、37毫米,甚至是57毫米和75毫米,口径和机体性能的平衡,火力射速和弹头的类型都在不断演变,使航炮在空战中一直拥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或者是不少空骑士们的特殊喜好。

现代空战技的基础一直以来都与航炮密不可分,但并不是每一个飞行员都能够完全掌握这种战术能力。

能够熟练使用航炮近身格斗战术的飞行员往往无一例外都是空战中最难缠的那一类对手。

战斗中想要瞄准对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现在有矢量推进技术可以增强机头指向的稳定性,可是敌人并不是老老实实地一直在自己机头所指的方向,等着挨子弹和导弹。

双方都处于高过载大范围的激烈对抗中,涉及到大量的攻击提前量计算,不仅是导弹,连航炮的密集火力想要命中对方都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尽管林默的航炮攻击机技术远远超过一般人,甚至可以狙杀导弹,可是对付如同油浸泥鳅般油滑无比的飞碟,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相比起傻乎乎不知规避的导弹,飞碟却要更灵活得多。

对方显然知道林默的航炮技术十分精准,飞碟内的机载计算机系统始终都能够通过光学探测设备锁定这架前掠翼战斗机,在缠斗中总是十分小心的规避前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