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和湘绣(第1/2 页)

中国文化常识1000问 干春松 34 字 2024-02-18 08:15:27

刺绣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品,苏绣、蜀绣、粤绣、湘绣并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绣,驰名中外。苏绣素以绣工精细、针法活泼、图案秀丽、色彩雅洁的艺术风格著称;蜀绣针法严谨、针脚平齐、片线光明、色彩明快,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粤绣以色彩富丽堂皇著称;湘绣是一种极富民族风格的刺绣工艺,图案生动逼真。四大名绣各具特色,相得益彰,是中华传统工艺的瑰宝。这里主要介绍苏绣和湘绣。

苏绣

苏绣是以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品的总称。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省的无锡、常州、扬州、宿迁、东台等地。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桑发达,盛产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苏绣是在顾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顾绣原指明代上海顾家的刺绣,顾氏家族的顾名世以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著称。他的孙子顾寿潜善画,从师于董其昌。顾寿潜之妻韩希孟工画花卉,擅长刺绣,在顾家众多的名手中堪称代表,连董其昌看后惊叹“技止此乎!”。明代的商品经济已较发达,由于顾家的刺绣名扬海内外,因此到了清代时,江南一带的绣庄许多干脆挂起“顾绣”的字号,广义的“顾绣”便由此而来。苏绣正是在广泛汲取顾绣的特点和长处后,逐渐从作坊里孕育出一朵更为奇艳的鲜花。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更是名满天下。

在刺绣的技艺上,苏绣大多以套针为主,绣线套接不露针迹。常用三四种不同的色线或邻近色相配,套绣出晕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同时,在表现物象时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浅变化中,空留一线,使之层次分明,花样轮廓齐整。因此,人们在评价苏绣时往往以“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八字概括。

经过长期的积累,苏绣已发展成为品种齐全、画面丰富、变化多端的一门完整艺术,涉及装饰画(如油画系列、国画系列、水乡系列、花卉系列、贺卡系列、鸽谱系列、花瓶系列等)。实用品则涉及至服饰、手帕、围巾、贺卡等等。

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中出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