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2/13 页)

题,这些问题跟段书记的提问有很多重合,顶多换汤不换药。

赵柯答得很顺畅,末了,还来了一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我们大队最终的目的是想通过合作社增产增收,尽早实现大队的农业机械化。”

吴主任看着赵柯,夸了一句:“小赵同志脑子很清晰嘛。”

赵柯笑得很腼腆。

这就相当于面试,肯定得提前练习,她还让队长他们给他模拟过被“刁难”的场景,刚在段书记那儿完成了初面,成败就看最后这一锤子了。

赵柯脸上越发不好意思,慢吞吞地开口询问:“这事儿要是有前景,我们大队也算是给公社其他生产大队打个样儿,让社员入股这事儿,我们大队也很犹豫,如果公社能给我们拨款做试验,我们肯定就不用担心踩线了。”

她说完,期待地看着两位公社领导。

吴主任和段书记:“……”

拨款是不可能拨的。

吴主任轻咳一声,正经八百道:“公社的财务也不富裕,你们生产队能自己解决,就不要给公社添麻烦,我看你们社员入股这个事情,很清晰嘛,不算踩线。”

赵柯忍住了,嘴角没有上扬,“那这个合作社……”

吴主任和段书记对视一眼,“我们再讨论一下,明天你过来?”

赵柯立即答应,顺杆子往上爬,“正好我也打算下午去妇联找张主任,段书记和吴主任有问题,随时可以叫我过来回答。”

她走后,吴主任对段书记道:“这小赵不错啊。”

段书记不经意道:“她和舒怡是同学,高中成绩很好,以前来家里玩儿过,高中毕业自己考进轴承厂,又放弃工人的身份回农村建设。”

“很出色啊。”而且思想很正。

段书记点头,叹气,“咱们公社好歹有轴承厂带动,之前我去市里开会,听说有的公社底下,生产队干部打破钟,社员也不出工,怠工情绪都很严重。”

双山公社虽然没到那个程度,确实也有一定的怠工情绪。

这种情况,公社领导肯定要担很大的责任。

吴主任面上露出些许沉重,“下发的文件里也提到,要想办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段书记道:“难得有小赵这样根正苗红又有能力的本土知识青年主动响应政策号召深入农村,赵村儿队委还能给予她大展拳脚的空间,我们公社也得尽量支持嘛。”

越是乡下,越是人情社会,外来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