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3/6 页)

既清从各个方面看,都出类拔萃,赞同地点头。

得到支持,陆姝微扬下巴。

施春浓无语,“合着全家都教他收买了,就我一个眼神不好。”

施晚意和陆姝眼里皆是:你以为呢?

施春浓气不过。

姐妹姨甥三人小闹一场,丁点儿芥蒂没生出来。

前头,姜家的马车上——

姜屿面上并无长途跋涉、风尘仆仆的狼狈,只眼下些许疲色。

姜家的马车超过陆方两家的马车便慢下来,他手肘支在另一侧马车窗上,手指撑着头,姿态懒散。

方既清一进马车便问道:“没听说太子殿下的仪仗回京,你独自回来的?可是瀛洲那边有急报要禀给陛下?”

姜屿简单与他说了瀛洲发生的事,道:“先前出京时掩饰是不想打草惊蛇,现下见过魏元丰,回来是否遮掩已无关紧要。”

“你见过陛下了?”

姜屿思绪游离。

那日之后,他没有立刻离开瀛洲,写了一封密折送入京中,便和瀛洲节度使趁机剿瀛洲乱党,并且仔细查了陆仁在瀛洲为官几年的所作所为。

陆仁的官声……意外的好。

从所查看,他为官极尽责,也为瀛洲做了不少实事,瀛洲百姓提起陆仁,几乎都是称赞。

唯一不好的名声,便是时不时出入烟花之地。

可大邺未有明文禁官员狎妓,根本算不得什么污点。

而陆仁身边的随从或是死了,或是不知所踪,陆仁一直去的那家袖红楼也早已人去楼空。

如此巧合,很难不怀疑其中有问题。

要么陆仁真的就是白璧微瑕,要么……陆仁心机深沉,没有留下马脚。

姜屿不可能一直留在瀛洲,只能由瀛洲节度使继续追查下去。

但线索并不是彻底断了。

事实上,他心知肚明,施晚意这个陆仁的遗孀和陆家人,就是更直接的线索。

昨日姜屿甫一进京,低调回府简单梳洗便进宫觐见。

启帝单刀直入,直接给他看了这些时日京中查到的消息——

陆仁外放期间,每年都会送回陆府大笔孝敬,远超他的俸禄。

施晚意回京后的花销和置下的产业,价值不菲。

以及……陆侍郎得到一本裴公手札,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充入军饷中,但前朝宫中有过手札的记录。

种种皆佐证,陆仁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