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1/22 页)

暴风雨来临之前总是要这么风平浪静地过几招的。

主持人看似随手点的人,其实都很有讲究,基本上都是之前合作愉快的外媒,之前的问题已经足够被当做素材,他们大多象征性地问上几个问题就坐下,问题都到不了宁知星这。

可这再怎么避让,也避不开别有用心之人。

头一个被点起来的,是位有着亚洲面孔的男记者,对方扶了扶眼镜,很不标准的普通话便随之而出:“我希望能由宁教授来回答这个问题。”

主持人下意识地回头看向了宁知星,同主持人一样注视过来的还有坐在宁知星左右的郭副总和柯院长。

这眼神里带着的意思很明确,只要是宁知星不想回答,他们便会替代着回答。

宁知星没露出半点怯意,沉稳地点了点头。

她听出来了,提问的这记者应该是樱花国的。

“根据华夏日报上的相关文章,我们了解到您是华夏现任铁路提速工作的总负责人,根据我方了解,华夏目前已经有多段铁路进行了提速,且目前已经有新的高速铁路在建设之中……众所周知,我国的高速铁路系统是世界第一……我国知名学者松下教授曾在采访中提及你方高速铁路使用技术,认为华夏的技术有一定限制,应该向更先进的国家寻求帮助,他指出……”

估摸着是记者原来国家语言的习惯,他提起问题来也拖沓得很,总给人一种山路十八弯得挨个绕完才能讲到话题中心的感觉。

其实他说这么多,无非也就是两句话。

第一,他们觉得华夏的高速铁路系统及相关技术“借鉴”了他们的,这点宁知星看过相关的报纸,对方的依据是,国内此前没有相关技术,这忽然有了,那就一定是借鉴。

第二就得追溯到宁知星上回接受的采访,在采访中她提到了预计马上要开放的高速铁路能达到的上限速度,这点当时一上新闻,便辗转传播到了樱花国被对方国内专家学者好一顿抨击。

他们抨击的话和这位记者一样,那都是藏着掖着地,看似是在说“欢迎华夏到我国交流技术”,可内里的意思就是华夏这一意孤行,一步登天,肯定要翻车出事故。

直接在记者会上问这两个问题,其心可诛。

最讨人嫌恶的,是这些外媒们露出的“心照不宣”的表情。

宁知星眉头刚皱,郭副总便伸出手要移动前面的麦克风。

宁知星没等对方出声,身体微微前倾,直接回答:“你方……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