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1/8 页)

年代文改造大反派 三花夕拾 120 字 2024-02-18 07:21:39

关于哥哥的疑惑只是一闪而过, 宁知星看着墙上不知何时多出来的报纸,便有种被公开处刑的感觉。

叶副校顺着宁知星的目光往墙上看,脸上便有些忍俊不禁, 宁知星和宁知中时常在她家里吃饭, 她现在对这两个孩子是越来越了解。

这关于自己的采访和照片被登记在省城级别的刊物上的事情若是落在别人身上,那是肯定引以为豪,甚至想大肆炫耀一番的。

可落在知星身上嘛……就能立刻瞧见这孩子涨红的脸,看,这都过去能有一个月了吧?这孩子还不好意思呢!

宁知星瞧见了叶副校调笑的眼神, 心里的吐槽遍如同弹幕般到处飞舞。

当时一个寒假没听到后续消息, 上了学后大家也一切如常,她便渐渐地放下了防备,那时候她还以为是采访不够分量,没能顺利登载呢!宁知星对报业的了解比较简单, 她想选题采访后发现效果不好最后选择不刊登应该挺正常。

可谁能想到, 就在四月底的某一天,一份加急送来的报纸打破了平静的学习生活。

那位记者先生是市里来的, 但是着采访却没放在市报,反倒是放在了省报, 而且还整整占据了一个版面,这排面可不是谁都能有,就是那些大新闻都只能占据半版。

比起登载的报刊, 更让宁知星震撼的是这篇专题访谈的内容。

标题写的是走进东城小学, 可无论谁看都会发现, 宁知星和宁知中两人才是贯穿全文、无处不在的灵魂人物。

是什么让记者发现这样一所平平无奇的小学?是他们俩一骑绝尘的好成绩。

在学校的老师看来,他们不只是自身能力卓群的天才,还是带动同学的优秀领头羊。

他们的存在也应证了东城小学老师们的坚持是正确的。

文章中着实花了好些笔墨在描写宁知星和宁知中的优秀, 记者深谙正侧面描写的技巧,从两人自己的发言、到老师同学们的看法多维度验证,还摆上了两人入学以来的成绩作为辅助证据。

总共插入的五张图片里,就有三张照片的主体人物是他们俩。

当然,记者也不跑题,最后收回正题。

这看似平凡的,可能会让人觉得没有存在意义的学校同样是知识的摇篮。

这里有坚守的老师、勤奋的同学、天才的孩子……他们共同前进,当放下或许存在的偏见到此的时候,那就再难生起把它放在纯粹利益的天平上衡量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