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2/4 页)

在年代文里改变反派 三花夕拾 120 字 2024-02-18 07:21:39

术了?我告诉你,老许,你办不到我也办不到,而且人家连淘汰的都不给你学!”

“但你这是把命脉交给别人!我不懂你们那些经济政治,我只知道从科学分析的角度来看,如果不能掌握数控机床的技术,你的生产就会被人套上枷锁!你会被迫落后!”

两人吵着吵着还加上了手部的动作,就地取材直接拍桌,那都不怕手疼的,只是他们同时又都很克制,完全只讨论问题的关键。

宁知星的心忽然一沉。

她,她意识到了,她好像正在某个历史的分叉口!

朱局长和许教授说得都很有道理,他们代表了现在的两个主流观点。

一边是坚持市场换技术,先把技术换到手,国内的科研人员也可以做相对“更有效”的研究,而不是在追赶中消耗力量,同时也可以分出一定的科研人员去研究更关键的技术。

另一边呢,则是自主研究派,他们认为一是国外未必会愿意坦诚地传授知识、二是认为强行接轨国内的水平也无法承接、三是认为总体算起来国内是“亏”的,效果未必能如同想象那么好。

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宁知星其实是理解尊重两方观点的,朱局长是对的,事实证明,这项政策确实带来了国家经济的腾飞,只是中间当然有些“损失”。

许教授也是对的,这阶段有些暂时放弃了的研究在后来看来还确实导致了国内一度甚至是长期受限。

在宁知星思索的时候,两方的吵架已经到了尾声。

许教授已然接受了现实:“好了,老朱,我也知道你为难,我懂的,你说得是,我比谁都更知道我们和国外在数控机床上的差距,有的人以为只是差个系统、只是差个零件,其实我们之间差得太多,材料不行、轴承不行、工艺不行……可是老朱,我怕啊,我怕我们这一开放,大家放下了,之后要捡起来就难了。”

朱局长沉默,他愿意在这和许教授吵,去说服他,其实本质就是他理解许教授的一腔抱负,但有时候不是有抱负就行的,差的东西多到一定境界,那就让人绝望了。

“老许,咱们国家还有很多项目需要你去做。”他只能这么安慰了。

宁知星已经点开了系统商城,系统检索的速度很快,宁知星看着商城里的天文数字沉默了。

系统对于技术的定价很有一套自己的讲究,对于不被公开的核心技术且又影响很深的向来会标注高价。

宁知星最关注的五轴机床技术,要价简直是高到她一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