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绑架(第2/15 页)

大漠谣电视风中奇缘 桐华 24 字 2024-02-18 06:33:21

有这么一番感叹,我诧异地道:“大伯的见解令我受教。”

车夫笑道:“年纪老大,倒是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不瞒姑娘,幼年时家境还算丰裕,也读过几年书,现在终年走南闯北,各种客人接触得多,自己沿途所见,加上从一些客人那里听来的,信口胡说而已。”

我问道:“我在长安城里时曾听闻外面有人吃人的事情,可是真的?”

车夫猛甩了一鞭子,“怎么不是真的?建元三年时,一场大水后,人吃人的可不少。建元六年时,河南大旱,父子都相食,这还是兵戈少时的年景。这些年朝廷频频动兵,亏得天灾还不重,否则……唉!人吃人的事情,听人说只有高祖皇帝初得天下时发生过,文帝和景帝在位时可没有这些惨事。”

车夫语意未尽,可显然民间百姓在连年对匈奴用兵后,不堪重负下,盼得更是文景之治,而非汉武帝的穷兵黩武。

我想了会道:“当年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征壮丁五十万,其时全国人口男女老少加起来方不过两千万,几乎家家都夫离子散,哀嚎声遍野。不过如果没有长城这道防线挡住马背上可以一日间劫掠千里,所过处尸体遍地的匈奴,中原百姓受的罪难以想象。民间对秦始皇修筑长城恨怨冲天,甚至编造了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可也有读书人认为修筑长城‘祸在一时,功在百世’,当朝天子现在所做的事情也颇有些这个意思。”

车夫惊诧地看向我,“姑娘这话说得也不一般呀!”他呵呵笑了几声后,又收敛了笑意,很认真地问我:“姑娘是有见识的人,那我也就直话直说。我想问一句,我们现在的人是人,后世的人也是人,为什么要为几十年后或者几百年后一个可能的恶果就让我们当时的人承受一生的痛苦?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千家万户的锥心之痛岂是几个读书人可以几句抹煞?‘祸在一时,功在百世’,说话的人讲得真容易,如果把他的儿子征去铸长城,最后连尸骨都埋在长城中,他能这样说吗?如果是他的女儿痛失夫婿,他能这么说吗?如果是他从小就失去父亲,连祭奠的坟墓都没有,他还能这么说吗?”

我口中欲辩,脑内却无一言。沉默了半晌,最后说:“大伯说得有理,说这些话的人只因为他们可以站在高处,舒适惬意地遥看着他人的痛苦,所以自以为眼光宏大,其实草木只一秋,人生只一世,谁都没有权利判定他人该牺牲。不过皇上攻打匈奴,也是不得不为。大伯可知道匈奴单于调戏吕太后的事情?”

“略闻一二,市井传言高祖皇帝驾崩未久,匈奴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