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肺腑否(第2/5 页)

魏总收藏馆 茶渐浓 165 字 2024-06-16 18:41:35

将军领命时面色弗改,但独自驻足桑干河畔默然良久。”

“北上马城东洋河山坳塞道,中坚将军以乐司马代督将士,自引白马义从西去袭乌丸部落,取牛羊马匹与资财而归。中坚将军但取良驹二匹,牛羊资财皆予白马公孙。”

“中坚将军虽有逐公孙白马之举,然却不记怨其众。自马城归来之际,我部将士犹获牛马数百而归,至下落县营寨,中坚将军以马二十牛三十托守营将率转予公孙白马。”

“贼酋柯比能授首后,中坚将军引我等归营缴令还兵,与骁骑将军无有言争,亦不同喜作贺,彼此从容而已。”

“末将归来之前,戎马倥偬的田太守犹抽空与中坚将军谋面了一次,所言何事无人知。”

“禀陛下,末将所知之事已言尽矣。”

言至此,李裨将行礼伏拜在地,恭候着天子曹叡对一些不明了的细节发问。

但曹叡却没有询问之意。

连眼睛都没有睁开,只是“嗯”的一声便挥手让他离去了。

对此,他倒也没有奇怪的。

身为居暗处的校事,只要对君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即可,不妄自揣摩上意、不贸然表露自己的看法,且那才是保身之道。

事实上,他做得很对。

因为天子曹叡此刻的想法,无人揣摩得出来——

召李裨将复来禀报,并非是曹叡觉得秦朗录功不公,更不是想详细了解夏侯惠与秦朗二人之间的冲突或是是非非。

是的,曹叡没有为夏侯惠鸣不平的心思。

哪怕秦朗的录功上表中,确实对夏侯惠的功绩略微淡化了、在战事之中确实有压制夏侯惠的事了,但曹叡觉得那是源于秦朗自身性格的问题。

在大军启程北上之际,他就私下叮嘱过秦朗当看好夏侯惠,莫要让其做出贪功以身犯险的事情来。

而秦朗为人最是谨慎求妥。

什么事情都是循规蹈矩、唯命是从。

如此一来,将夏侯惠压制得过了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少在曹叡看来,尚未到让自己这个天子去过问调和的地步。

他复招李裨将来禀,其实是想通过一些琐碎之事来推断夏侯惠的性情是否有改罢了。

促成此事的动机,是太仆署那边已然来报了。

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昔日刚直不阿、胆敢在庙堂之上怒斥侍中吴质的夏侯惠,竟做出会献马这种事情来!

是谄媚邀宠吗?